在进行详细的书评之前,我想先更新这一篇简要的《告白》电影影评,对《告白》整体故事进行简单概括,并做了一点点艺术评价。
(如果想要看较为具体的故事内容,可以点击文章末尾的“《告白》转述、书评”来阅读前面十一篇文章。)
《告白》是一部于2010年在日本上映的又凑佳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中岛哲也执导,松隆子担任主演。该片获得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和最佳剪辑4项大奖,豆瓣评分8.7。
《告白》乍一听好像与情爱有关,实际上在这部电影里基本上没有与爱情相关的内容。这里的“告白”不是表达爱情的意思,而是说明真相的意思。
电影也正以班主任森口悠子在1年B班陈述一个惊人的真相开始:前不久,森口悠子的女儿爱美在学校旁的泳池中溺水而亡,而杀害小女孩的凶手正是班上的两位学生直树和修哉。
修哉为了证明自己的发明——带电的钱包很厉害,而直树因为对森口老师怀有怨恨,于是他们打算将老师的女儿爱美当作试验对象。爱美在触电后晕倒在地,修哉得意地离开后,直树误以为爱美已经死亡,为逃脱责任将其扔如泳池伪装成失足落水事故。
知道真相的森口悠子,声称将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放入了直树和修哉的牛奶里作为报复,随后辞职离开了学校。
受到报复后的直树带着罪恶感藏在家里不再上学,后不堪压力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修哉虽然照旧上学,却受到学生的欺凌,其内心更加扭曲,加之最后发现母亲抛弃了自己,他杀死了自己的女友爱美,并制作了炸弹准备和礼堂里的学生同归于尽。
电影的最后,令人没想到的是,辞职的森口悠子一直在关注修哉的动向,她早就将礼堂里的炸弹转移,安置在了修哉的母亲所在的场所……
《告白》作为悬疑、犯罪类型的影片,可以说将这两种题材演绎得相当出色。就悬疑而言,故事情节在发展中多次反转,比如爱美的死因被警察断定为意外事故,而事实上她是被两个初中生杀害了;森口悠子为报复两个学生而在他们的牛奶中加入了艾滋病病毒,可美月检验牛奶盒之后发现实际上牛奶中并没有病毒;直树一直闭门不出,最后竟然杀死了母亲;美月和修哉看似是亲密的恋人,修哉却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她……
作为犯罪片,《告白》又深刻地揭露了校园问题以及其背后社会问题,探讨了人性的阴暗面。《告白》中,没有一个角色是无辜的,除了一开始就被杀死的小女孩爱美,我们几乎找不到不存在阴暗面的角色。主角森口悠子在失去女儿后,执着于复仇,在两个少年身上制造新的罪恶;修哉为了自己的“发明”不择手段;美月也想着杀死新来的班主任……电影中这些角色的极度自我、对生命的冷漠以及对死亡的麻木,都能让身为观众的我们深感震惊。谁也没有想过,校园里的老师、学生竟然会做这样的事。
此外,电影的拍摄手法也也相当出色。比如说,在色彩的运用上,影片大量采用黑色、深蓝,营造了一种黑暗、压抑的氛围,在这种色彩运用的基础上,在悠子抱着婴儿时期的爱美的回忆画面中却使用了暖色调,与整体的冷色调形成了反差。而这仅有的美好事物被丑恶的人性抹杀,使影片在黑暗的基调中更加深邃……
以上这些只是电影的冰山一角,《告白》的艺术表现、探讨的社会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总之,无论是从社会、教育,还是从人性、道德角度,《告白》都能引人深思。这是一部既具备观赏性,有饱含深刻性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