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首发•邵氏闻见录•卷七•071丁谓的小聪明

01

译文

元丰二年,我居住在洛阳。

当时遇到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头,他说以前曾经追随丁谓到朱崖,知道当时的很多秘闻。

我请他过来问他当时的事。老头子说:“我跟随着丁晋公被贬谪到崖州。走到龙门南边的彭婆镇的时候,丁晋公患上了疟疾,夜里还遭遇了盗贼,丢失了很多财物。现在丁晋公有一个的玉碗就在颖阳的富户家里,就是从盗贼哪里流出来的。到了崖州以后,过了挺久了我就找丁晋公辞职。丁晋公就送给我一个蜡丸并告诫我:‘等到西京知府和其他的知府在一起开会的时候,把这个蜡丸交上去。’我就按照丁晋公说的做了。当时的西京知府是王钦若,他在公众场合得到这个蜡丸不敢擅自打开,只能上缴给朝廷。蜡丸里原来是丁晋公为自己请求辞职的奏章。奏章里写着:‘我虽然犯下了滔天大祸,但是我也立下了拥立之功啊。’接着朝廷就有旨意,恢复了丁晋公的秘书监的官职并改调到光州。”

哎呀,君子不会以智谋权术行事。世人都说丁谓和王钦若都精于权谋。按照这位老人的说法,丁谓的权谋还在王钦若之上。

02

原文

元丰二年,予居洛。

有老父年八、九十,自云少日随丁晋公至朱崖,颇能道当时事。呼问之,老人曰:“公自分司西京贬崖州,某从行。至龙门南彭婆镇,公病疟,夜遇盗,失物甚多,至今有玉碗在颖阳富家,盗所质也。至崖州,久之,某辞归,公授以蜡丸,戒曰:‘后西京知府与会府官,即投之。’某如所教,知府王钦若也,对府官得之不敢开,遽以奏,乃自陈乞归表也。其中云:‘虽滔天之罪大,奈立主之功高。’继有旨复秘书监,移光州。”

嗟夫!任智数者,君子所不为也。世谓丁晋公、王冀公皆任智数,如老人之言,则晋公又出冀公之上矣。

03

没什么好补的。

04

我记得这个故事以前看过。我在智囊里面没查到这个故事。

然后我又查了一下丁谓的履历。

丁谓最初被贬谪到崖州(即朱崖),然后先后迁到雷州、道州,最后被死在光州。

他在崖州三年,在雷州五年,在道州四年。在光州渡过了人生最后的三年时光。

所以,从崖州到光州之见得有十几年的时间。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我又查了一下王钦若的履历。王钦若在1020年末到1022年担任西京留守。而丁谓是在1022年被贬谪到崖州的。从时间线上来说,这故事也是不太可能的。

基本上来说,这老头应该知道点大路边的所谓秘闻,而且也不够多。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