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元符末年,哲宗驾崩。徽宗皇帝继位,钦圣皇太后垂帘听政。
朝廷将范纯仁从永州召回来,想要任命他为宰辅。范纯仁病得很重,无法任职。于是朝廷就任命韩忠彦为左仆射。当时安焘很有声望,但是正在为母亲守孝。于是就任命曾布为右仆射。
第二年,改元建中靖国,钦圣太后也去世了,曾布担任山陵使。曾布和宦官刘瑷勾结,知道了宫内的秘闻。他就在皇陵工地秘密告知赵挺之,建议推行神宗的新政以迎合皇帝。
曾布返回朝廷以后,就和韩忠彦对线。他把韩忠彦推荐的人都外放出去。右丞范纯礼性格刚正,多次上疏忤逆皇帝。曾布很忌惮他。于是曾布对驸马都尉王诜说:“皇帝本来想任命你为枢密都承旨,但是范纯礼不同意,只能就这么算了。”、
原来王诜早就上疏皇帝想要担任这个职务。徽宗请示太后。太后说:“王诜这个人啊,轻浮浅薄,如果担任这个职务会换了枢密院的工作。驸马都尉王师约以前担任过这个这个职务,很称职。不如就任命王师约吧。”徽宗便在王诜的奏疏上批示任命王师约。这其实是太后的意思,曾布却说把锅甩给了范纯礼,就是为激怒王诜,让王诜怨恨范纯礼。后来王诜借接待辽国使者的机会,诬告范纯礼在接待辽国使臣的时候有损国体。范纯礼也没有政变,就以端明殿学士被外放到颖昌了。到这个时候,韩忠彦推荐的官员都被罢黜外放了。
曾布全力宣传继承先皇遗志,恢复了绍圣元符年间的政令。韩忠彦懦弱又没有能力反击,他既然怨恨曾布,就说:“曾布告继承先皇遗志就能得势,我就找比他还能继承先皇遗志的人来。”于是将蔡京召唤到朝廷。蔡京发迹,就是从韩忠彦开始的。
韩忠彦最终也没能坐稳相位,被罢免。曾布独揽大权。谏官陈瓘、龚夬等人都是贤人,也最终被曾布罢黜。
蔡京终于当上了宰辅,蔡卞主管枢密院。
蔡京得势后,曾布就被罢免了。京师兴起大狱,专门查曾布贪腐。最终曾布被贬到白州担任司户参军,流放廉州。曾布的子女和门生都被牵连,这些都是蔡京做的。韩忠彦被流放到河北,后来恢复自由,传说都是蔡京为了报答韩忠彦的推荐之恩。
02
原文
召范忠宣公于永州,虚宰席以待。忠宣病,不能朝,乃拜韩忠彦为左仆射。安焘有时望,方服母丧,乃拜曾布为右仆射。
次年,改建中靖国,钦圣太后上仙,布为山陵使。
布与内臣刘瑷交通,多知禁中事,就陵下密谕中丞赵挺之,建议绍述以迎合上意。
布还朝,与忠彦势相敌,渐逐忠彦荐引之士。右丞范公纯礼为人沈默刚正,数以言忤上。布惮之,谓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枢密都承旨,范右丞不以为然,遂罢。”
盖诜尝以札子求此官于上。上禀皇太后,后曰:“王诜浮薄,果使为之则坏枢密院。驸马都尉王师约在先朝为此官称职,可命之。”上从王诜所纳札子,批除王师约枢密都承旨,皇太后之意也。
布妄言出于范右丞,以激怒诜,诜信而恨之。后诜因馆伴大辽使、妄称范右丞押宴,席间语犯御名,辱国。右丞不复辩,以端明殿学士出知颖昌府,自此忠彦之客相继被逐矣。
布专意绍述,尽复绍圣、元符之政。忠彦懦而无智,既怨布,乃曰:“布之自为计者绍述耳。吾当用能绍述者胜之。”遂召蔡京。京之用,自韩忠彦始。
忠彦竟不能安其位,罢去,布独相。台谏官陈瓘、龚夬辈多贤者,皆布所用,亦不合,去。
蔡京拜右丞,至作相,蔡卞知枢密院。
京既用事,曾布罢相。京师起大狱,治布赃状,贬布白州司户参军,廉州安置。布之诸子及门下士皆重责,蔡京为之也。韩忠彦亦安置于河北近郡。寻听自便,京阴报其荐引之功云。
03
补
最近事太多,不补了。都是些路人。
04
感
这一段是讲述了蔡京的发迹之路。
其实单就看这里的记载也能看得出来,所谓的“新党”未必就是真正的新党,很有可能是打着新党旗号的投机党。
像这里的曾布和蔡京,很明显就是打着新党旗号的投机分子。
其实这里还得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新党这么吃得开?
一方面是新党的主张很能忽悠,一方面是现实很骨感呗。主要还是现实太骨感。
比方说,我现在有一个能挣一百万的法子。我这个法子永远也无法吸引一个不把一百万放在眼里的富翁。
朝廷国库充盈的话,哪里需要变法敛财啊。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