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听了王文蓉教授的《换个角度看课堂》,看似轻松却是性价比很高的一节课。巧妙的设计,诙谐幽默的语言,牢牢地抓住了听课老师眼球,想分神都难。如何让学生主动的爱上学习,这需要我们老师课下要做足功夫。
王教授用图表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三节不同的课:讲授式,师生问答式,学生发现(任务)式,将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听后,我重新审视了一下目前的教学现状,在课改大势的推动下,大张旗鼓地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想要真正掌控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关键是课前设计。可是,纵观现在的教育,课前备课的时间都去哪里了?大部分都在为各种无用的资料忙碌,一天下来,用于研究教学,研究课堂的时间少之又少。真心希望能把时间还给老师,还给教研!课堂上喧宾夺主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们个个累的精疲力尽,牢骚满腹性价比却不高,我们的教学似乎走进了无力自拔的泥潭,又近乎绝望得令人发狂......
在课改的强压下,谁敢“教无定法”,现如今的教学模式花样百出,层出不穷,今天学习这种xxx,明天学习那里的xxx。但是不管学习什么,自主合作探究永远不过时,因为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貌似“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成了常态。观摩课也好,公开课也好,好像不论内容如何,没个小组合作环节就是节不合格的课似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慢慢的,当我们再细看这些课时,不难发现,“伪合作”课正在课改的园地里遍地开花。我们似乎已经在课改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忘记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的宗旨。但形式不该只是徒有其表的花架子。
我又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自己的课堂就像刚开始文蓉老师所说的,学生不发言、不配合。我喜欢文蓉老师今天说的那句话“学习永远只发生在个人的头脑里”。学生会因为爱上一个老师而爱上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喜欢归喜欢,知道归知道。但短时间里,学生这种思维和学习模式很难养成,需要时间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我也和大多老师一样不敢放手让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合作自主学习,怕不能完成本节课最后的课堂检测,怕影响本堂课的教学效果,以至与怕影响到学校的抽考成绩,领导不会同意。我想大多老师和我一样在教学设计时,大多都是站在自身角度来考虑教学内容,感觉怎样教顺畅,怎样教便于学生掌握就怎样设计。这种作法看似学生知识掌握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升。即使有合作探究议题,也抓住了重点、难点但形式老套,单调枯燥,没有新意,激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所以课堂上学生学生参与性不高,活跃度不够,积极性不浓,总而言之是因为我没站在学生角度来设计问题。
为了解放自己,提高自我的性价比。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我应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大胆地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无定法”,虽然短时间内不出效果。但该讲的讲,该让学生做的事,仅最大可能的放手让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然后合作自主学习,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减少自己要干的事,减少讲授,尽最大可能做到学有定规。设计合作议题时,问题要提的巧妙,要有梯度,这样才能适应不同梯度的学生,学生参与度才会高。
我要做像文蓉老师所预祝的那样: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当一个聪明当不勤奋的好老师,把学堂留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做一名“闪光”的老师,做一名可以照亮学生们心灵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