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城邦,巴黎!人们跪着、用手爬行着向你而来,如同一个结巴而又缺乏理智的傻瓜!——亨利米勒
如果说午夜巴塞罗那是伍迪艾伦离开纽约纷繁喧闹的城市生存而第一次真正进入到欧洲大陆游记式的想象和漫游的话,那午夜巴黎则可以看做是这位忠实于纽约本土城市记忆知识分子的一次跨越时空的内心朝圣。作为土生土长的纽约人,伍迪艾伦以自己天才般的戏谑和幽默记录和展示了纽约客与这座城市数不尽道不清的关联和细节,无论是安妮霍尔,曼哈顿还是子弹飞越百老汇,伍迪艾伦将几百万纽约人日常的无聊,忧愁以及絮絮叨叨融入了自己的剧本写作和影像表达之中,这些袭入内心的真实在博得纽约人莞尔一笑的同时,更激起了关于偶然,理解和情欲的哲学问答。如此成功的个人表达为他在纽约,乃至全球的戏剧以及电影圈中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和激赏,他更被纽约人树立为纽约知识界和文艺界面向巴黎,米兰,伦敦等其他大都市交流的标志人物。
但是,在伍迪艾伦眼中,巴黎,这座本雅明口中的十九世纪之都,才很可能是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天堂,虽然由于流派繁杂的后现代艺术兴起的缘故,从六十年代开始,纽约已经取代巴黎成为新的艺术世界风向标了。但是,逐渐步入老年同时怀有极强精英意识的老伍迪可并不认可这点,在他看来,格林威治村是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蒙巴纳斯高地和塞纳河旖旎的两岸风情的。对于伍迪艾伦来说,不是安迪沃霍尔,而是毕加索,不是诺曼梅勒,而是海明威,那些生活在20年代巴黎的各路风流人物才是他偶像。可是,伍迪艾伦为何要抛弃掉纽约自身的荣耀和尊严而对遥望的巴黎或者说欧洲念念不忘呢。
显而易见,纽约由于其肥沃的多元土壤培育了诸多打上本土经验标签的艺术,这在其声势巨大的媒介包装中也获得了可观的艺术影响力。但是,欧洲艺术的浩瀚广博的底蕴和积累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美国艺术的发展的,因此,到欧洲去成为了历代美国艺术家走向成熟和自我完善的成人礼。而这种朝圣式的登堂膜拜在二十年代是海明威和菲兹杰拉德,而现在则成为了伍迪艾伦。但是,海明威等人对于欧洲的趋之若鹜因源于美国当时文化和艺术气氛的羸弱,无法激发起自身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而需要巴黎神启般的醍醐灌顶。就像海明威第一次看到塞尚的画作一样,他可以十几个小时忘我的沉浸在塞尚超越日常的笔触之中。而伍迪艾伦时代的纽约已经贵为艺术世界的新麦加了,此时他为何还对欧洲魂牵梦绕呢?其实从电影艺术的发展来看,即使进入了新的文化纪元,美国文艺电影还是没有切除掉与欧洲六十年代黄金时期的连接脐带。伍迪艾伦的偶像是英格玛伯格曼,而伯格曼如此艰难的个人哲学和宗教情怀下表达的非大众性能够影响到伍迪艾伦,显然是老伍迪残存的现代主义的精英情节在作祟。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伍迪艾伦与美国观众的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的变异状态,就像理查德 席克尔在那本著名的《伍迪艾伦:电影人生》所说:“对于伍迪具有转折意义的影片是1980年上映的《星尘往事》(Stardust Memories)。在这部影片中,他清楚地阐明了那些我认为将成为他今后工作的最重要指导原则的拍片理念和拍片方式,并且开始了放弃从前牢牢抓住主流观众之做法的这一转变过程。”同时,由于那桩众所周知而又难辨真假的丑闻,伍迪艾伦愈发的厌恶只会追逐明星花边新闻的美国观众了。对于他来说,伍迪艾伦从来都不需要那样一群观众。诸如《纽约邮报》之类的读者远非可能去看他的影片的人群。这样一来,那些传说里塞纳河左岸小酒馆中迷醉的情欲和风情在迷惑了海明威和朱娜 巴恩斯后,也深深地吸引了身在纽约的伍迪艾伦,只有巴黎,才会激发起海明威深藏在身体里无以伦比的灵感和热烈似火的情欲,只有欧洲,才能诞生费里尼和伯格曼这样深邃的人文大师。
这样一来,欧文威尔逊所扮演的失意剧作家就成为了伍迪艾伦的个人写照,影片一开始,老伍迪就插入了一长段巴黎绚丽美景的流动韵律,仿佛美不胜收的软文广告,而这也就为那位剧作家如此疯狂的爱上巴黎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理由。当他携带妻子和一众家人进入巴黎,那位剧作家亦即伍迪艾伦肆无忌惮的空想,急不可待的怀旧以及对于自身过去粗俗不堪鄙夷的姿态就被无可避免的放大了。这位作家陷入了创作的困境,他时刻坚持自己写作的自主性,厌恶好莱坞对于作家自身书写权利的干涉,他对巴黎纸醉金迷的现代生活毫无兴趣,反而疯狂迷失于二十年代海明威所称之为的流动盛宴。在这其中,那位评论家角色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伍迪艾伦对于美国电影评论界的无情嘲讽,自以为是,道貌岸然,艺术教授在每一次的展览中活动中都会令人生厌的引经据典而毫无皈依缪斯女神的诚意。这样的表现显然是伍迪艾伦眼中评论家的惯常嘴脸,也许是从那起媒体口中所称之为的丑闻开始,伍迪艾伦与评论界的关系就不怎么友好,他斥责媒体无心关注自己作品的客观品质,而只是捕风捉影的从个人生活的边角料中发掘针对自我的观点和视角。因此,厌倦了镁光灯轰炸的伍迪将巴黎看作是逃避庸俗目光的化外之境,而二十年代为了艺术而艺术的风流和清韵更是让其垂涎不已。
进入巴黎,意味着奇迹的发生,只有漫步在午夜巴黎的青石阶梯上,命运才会遭遇通向梦想和幻觉的奇迹,这里当然不用纠结欧文威尔逊是否,抑或如何打破时空的界限进入二十年代的巴黎。一切就这样发生了,当悠扬的钟声下马车徐徐驰来时,剧作家迈入了让考克多喧闹的家庭聚会,邂逅了菲兹杰拉德,海明威。而后步入了格特鲁德 斯坦因那闻名遐迩的艺术沙龙,结识了毕加索和玛丽昂歌莉娅扮演的迷人的阿德里亚娜,接着,布努埃尔,曼雷,TS艾略特,达利,一系列光耀千古的名字不断地在偶遇中让主人公目瞪口呆。如此一来,伍迪艾伦就通过这个落魄的剧作家完成了对于自己心目中黄金时代的精神意淫。就像现实中一样,伍迪艾伦高傲的个性恐怕不会让任何在世的评论家来评判自己的作品,唯一能对他指手画脚的恐怕就是已经作古的众位电影艺术神诋了。而在影片中,欧文威尔逊拒绝生活中的任何人评论自己的作品,但当海明威提出要让斯坦因看看自己的小说时却欣喜的彻夜难眠。这种回望过去的怀古显然与伍迪艾伦的表现如出一辙。
但是,玛丽昂歌莉娅与欧文威尔逊在二十年代的缠绵悱恻叩响了遭遇1890年黄金时代的大门时,剧作家或者说伍迪艾伦明白了兰波所说的生活在别处的至真名言,如同欧文威尔逊眷念二十年代的颓废与放荡一样,二十年代的玛丽昂歌莉娅则钟爱1890年的奢华与荣美。剧作家的偶像是海明威,毕加索和菲兹杰拉德,而阿德里亚娜的心之所仪则是劳德累克,高更和德加。而通过与这些伟大画家的交谈,剧作家发现,他们也与自己的时代格格不入,个性与才情的不合时宜导致这些前印象派的大师们深深地迷恋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荣光,拉斐尔,提香,达芬奇成为了这些古老版本欧文威尔逊的偶像。此时,伍迪艾伦也许明白了一味的怀古恐怕并不能解决艺术生存的种种困境,看上去很美,当已经固定和被记载的过去向你走来的时候,你可能会惊奇于伟大历史在眼前缓缓淌过时带给平庸现在的冲击,无可否认,被荣耀的历史从现在选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总是回望过去会忘记前行的动力,未来就在这毫无察觉的扭头中从指间流逝去了。欧文威尔逊认识到,在巴黎这样的一座华美舞台上,正是未来带给了自己遭遇历史和过去的机会,对于自己来说,只要身在巴黎,不用刻意的拥抱过去,奇迹和灵感都会不约而同的在对未来的探索中向你的生活中闯过来,就像那个结尾一样,让毫无情趣的妻子(庸俗的美国观众)和装腔作势的评论家(肤浅的评论界)鬼混去吧,在午夜巴黎的小雨中,钟声再次敲响的瞬间,欧文威尔逊再次遇到了那个现实中的女孩,“雨中的巴黎最美了”,这一切都是巴黎回递给剧作家和伍迪艾伦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