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应象大论
五、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1、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这句是在讲阴阳之间的转换。阴到极致,就是阳;阳到极致,就是阴。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这道理用到生活中,就是谁也不会永远倒霉,或永远风光,所谓传统文化素养,就是我们要有一颗恢宏而安静的心,又能喜乐地做个低调而温润的人。
2、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寒”是什么?,“寒”既是寒气,又是凝聚。寒则凝,不寒不会凝。
冬天伤于寒,冬天是肾气当令,主藏。如果肾是坎水,“坎”卦,上下为水,中间为真阳。冬伤于寒,就是上下的水,结了冰,藏住了中间这个“火”,这个火在中医里叫“相火”。心火为君火,肾阳为相火,此外还有胃阳明火、大肠阳明火,三焦和胆是少阳火。胃无火则不能腐熟食物,大肠无火则不能燥干粪便,这几个火,都是要极度保护的。正是它们,使我们的生命温熏如一团阳气,使我们的生命生生不息。如果你天天吃泄火药、降火药,第一伤胃经,第二伤大肠,然后就伤心肾,所以消炎药、降火药吃不得。
中药的黄连可以祛心之虚火,黄檗则专门泄肾之相火,若久服,肾必虚。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句是说,春天的疫病等都跟冬天伤于寒有关。冬天过于伤寒的话,就会“相火失藏,内热蓄积”。过寒,则逼真阳走出自己的阵地,外窜而为邪火。邪火一乱飘,全身就会发热,就会嗓子热肿、头部热、身上热。这样身体就出大事了,生命本来是温熏小火,皮肤应该是清凉而温润的,这时滚烫发热,就叫“内热蓄积”。一旦春天出现无名高热,头痛、呕吐,这些病就叫“温病”,因为它有热的表相。后来中医界甚至出现了温病学派,但温病学派与《黄帝内经》所谓“病温”略有不同,《黄帝内经》认为“病温”是“冬伤于寒”,相火不藏所致,以承气汤为主;而温病学派认为温病是感受外感温热之邪而致,以“清热存阴”为主。理论根基不同,治法自然有差异。具体还要看医生对经典的运用。
中国文化首先讲阴阳五行,讲阴阳五行,就是讲生命在时空中的表现。
病的生成,在过去;病的表现,在当下。其实,看明白当下的关键,在于看过去和未来。有句话叫,“读史使人明鉴”,看到多远的过去,就看到了多远的未来。有人会说:过去有汽车吗?没有。但轮子却是古代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加一个壳子,至于用什么驱动,代代会有不同,但轮子才是最原始的意象。还有人会说,《黄帝内经》都传了几千年了,管得了今天的事吗?是啊,几千年了,也许什么都变了,但人体结构变了没?一定点都没变。该白天还是白天,该黑天还是黑天,天地没变,人没变,所以,经典对应的就是这个“不变”,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回头。只要把历史读懂了,读透了,未来什么样你就会明明白白,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飧泄”,就是晚饭没消化就拉出去了。腹泻对身体一定不好,始终腹泻说明你下焦无火。大便成形说明你整个五脏六腑的运化是正常的。生命,就是每天都要把粗糙的变成精华,好东西要气化成精华,供给五脏;不好的东西,比如浊气浊物,也要精致地排出。大肠虽然居于人体下位,也不能允许自暴自弃,也要发挥阳明燥金的功能,给生命一个完美的表现。
春伤于风,为什么会“飧泄”?因为春天生气不足,中气清冷,人就会肠鸣、溏泄。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夏天太热了,皮毛皆张,这时候开空调,寒气从窍入,就伤肺气和皮毛。这时阳气都去保卫体表了,脏腑皆寒,夏天再多食寒食,就是寒上加寒。到了秋天,就会出现寒疟症,也就是忽冷忽热的“打摆子”症。在《素问·疟论》有一段专门解释了此症——“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疟疾先寒后热,是什么原因呢?)“岐伯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夏天暑热,大汗出,腠理开泄,遇寒风寒水,藏在皮肤腠理之间,秋气肃降就会出现疟疾。)“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寒,是阴邪,风,是阳邪。人体先伤于寒邪,后伤于风邪,就会出现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症状,病症发作有时,此病就叫“寒疟”。)
若常年心情紧张,皮毛肺气就会憋胀,肺病和皮肤病就多。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天本应是燥气,如果湿气重了,肺胃就不降,再被冬天寒气约束,人就会咳嗽。一般咳嗽先从肺起,(但《黄帝内经》后面会讲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可见咳嗽不见得都是肺病。)先说肺咳,脾土生肺金,脾胃弱,肺气就不足。而肺金又生肾水,肺气弱了,肾精就不足,肾一弱,全身皆弱,所以不能小看咳嗽,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3、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黄帝说:上古圣人,从理论上讲人体是怎么回事,脏腑分别是怎么回事,经脉是怎么回事,六合是怎么回事,分别按照经脉,“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每条经脉都因气的不同,而各有其名称。比如说足太阴脾经俞穴原穴叫“太白穴”,此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太”,从足太阴脾经,是“特别”及“大”的意思。“白”一是指所在部位,在赤白肉际凹陷处;二是指肺金归属白色,太阴脾土生肺金,在讲脾与肺的相关性,要想让肺好,就得从脾土这下功夫,这才是根本。此穴又是脾经俞穴,所谓俞穴,就是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此穴属土,可以生肺金。同时,此穴又是原穴,所谓原穴,是指此穴是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把太白穴名称弄明白了,才知道此穴为什么能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
把这个穴位名称理解了,就会明白为什么理中汤能治咳嗽、肺癌等。
“溪谷属骨,皆有所起”与上一句“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是同一个意思,是说身体穴位在溪谷出的虽然属于“骨”,但也是因其功用而起名。穴位名称都是非常讲究的,不是凭空取名的。比如太溪穴,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之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处形成较大的溪水。
“分部逆从,各有条理”,是说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逆有从,要么逆着走,要么顺着走,总之“各有条理”。
“四时阴阳,尽有经纪”,“经纪”,经是竖线不变的,纪是这上头结的疙瘩,纪就是纲领,就是章法。这句是说,四时阴阳都有纲领。
“外内之应,皆有表里”,是说我们身体的内部和外部都有相应,有表,就彰显里;有里,就有表。比如你整个精气神足不足,从你的眼里有神没神就能看出来。人老了,就是死鱼眼,不灵活,人就不好看;而年轻,就是眉眼灵动活泼。女人是否灵动,全看眉眼。
有里,就有表。“其信然乎?”“信”,就是“真”。黄帝问:“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吧?”
从这里开始,岐伯开始详实地回答黄帝的质疑。关于“阴阳应象”,岐伯也是从此开始一个脏器一个脏器地讲,第一,先讲东方。为什么先讲东方不先讲北方、南方?中国文化一定要先讲“生机”,生机在哪儿,这个事很重要。生机,就在东方,是因果的开始。
这就是为什么人的“发心”特重要,发心只要是正念,事物终究坏不到哪儿去。但发心也要得生机,没有生机,起心动念还是空;发心得其生机,就好比天助,事物就会顺承而下,且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