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阵工程”打造乡村振兴一线“排头兵”
坚持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围绕大力实施村干部队伍建设“雁阵工程”,形成“头雁领航、雏雁续航、归雁助航”的“雁阵效应”,打造乡村振兴一线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
“头雁”领航,建强乡村振兴“主力军”。拓宽选人视野。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特别是年轻有文化、实干有激情、带富有思路的干部中选任村党组织书记,同时打破身份、地域、职业界限,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优秀退役军人、本土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突出强质提能。依托乡镇党委党校为村书记“充电蓄能”,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班,组织村党组织书记等党组织带头人赴外学习壮大集体经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内容;大力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头雁擂台大比武、实干担当促发展”活动,通过比状态、晒思路、拼实绩,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注重实绩激励。建立村干部报酬星级补贴、养老保险补贴、任职年限补贴、村级党务工作者津贴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兑现村干部养老保险补贴、任职年限补贴力度,按照8%的比例提取净收益给予村干部奖励补贴,有效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热情。
“雏雁”续航,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畅通来源渠道。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注重从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手等群体中储备筛选村级后备干部,采取“三推两考两定一备案”方式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加强培养锻炼。安排后备干部列席村党组织会议、村委会会议,每月确定1周为后备干部跟班锻炼周,乡镇每季度选取3—5名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参与民生服务、综治维稳等站所工作,推行“1对1”“1对N”导师结对帮带模式,为后备干部引路子、给位子、压担子。注重激励引导。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村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结合起来,对全职参与村级工作的后备干部,参照村监会成员标准每年给予一定补贴;参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经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可与村干部共同享受对年经营性净收益在5万元以上的村提取净收益8%作为补助。
“归雁”助航,用好乡村振兴“回援军”。拓源提质引人才。摸排建库高技能人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人才。持续推进在外人才“归鸿计划”,邀请创业致富能人、退休干部等在外人才开展“回乡行”活动,通过青年人才“磁石联盟”信息平台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和回乡任职,进一步凸显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广培优育提实效。创新开展“一个致富产业+一名创业导师+一批致富能人”书记人才项目,开展“农村电商筑梦计划”,带动发展主播、培训电商从业者,促进乡村创业者实现“加速跑”。建立“党支部+制种专家+农技人员+田秀才”育才模式,带领农民开展“院地合作”等项目,凸显产学研交流实效。涵养生态优土壤。通过“打造一块宣传阵地、开展一次政策宣讲、建立一项服务机制”等“九个一”创新举措,筹集公共文化资金助力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加强返乡创业启动支持和产业项目发展扶持,发放农村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建立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和人才政策常态化宣传机制,吸引更多“归雁”返乡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