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3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认为仁和勇都是美德,“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那么,仁和勇谁更重要呢?孔子认为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勇者无德的人如《三国》里的吕布,勇不可当,但只看重利益,毫无忠义,被讥为“三姓家奴”,“仁”更是无从谈起。仁者之勇,不是血气之勇、匹夫之勇,而是道义之勇、担当之勇。仁比勇多了份担当,有了担当,就少了畏惧,多了勇气。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个仁者之勇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后羿、奡那样身怀绝技,本领高强,但都没能善终,没做出什么大的贡献。大禹和后稷规规矩矩地种田,修身养德,宽待百姓,最后都得到了天下。大禹是自己为自己赢得了天下,后稷是其子孙后代得到了周朝的天下,他们都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有才不一定有德,就像昨天学到的,有勇不一定有仁一样的道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