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芸众生,一辈子都在奔波忙碌,如果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少年、中年和老年——那么,最关键的阶段无疑是中年。
因为,少年时期有很多的可能,你可以尽情地犯错,反正有大把的机会从头再来。但人到中年时候就不行了,你这时候就已经明白你目前的现状是由你的少年所作所为而积累,同样的道理,你在中年时候的所作所为也注定会导致你的老年是什么样。
中年时候的男人一般都是沉重的,网上说男人在回家之前都喜欢呆在车里放空、放松片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身份和责任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上受限于工作关系和朋友关系,在家里则受制于婚姻和家庭。男人最容易在中年时候发生焦虑和抑郁,身心如在网中,处处掣肘,时时顾忌,他们的生命自由时间太少,他们很难再像以前那样纵情和肆意……
最难的一种男人是人生越走越窄的那种,事业无成,一无所有,32年前的任正非就曾是这样一个中年男人。
1
在《一江春水向东流》里,任正非表示自己是“人生路窄,生活所迫”的情况下才走上创业的。这8个字很多年轻人都没有深刻的认知,他们大都生活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中,很难体会到这8个字背后的沉重和苦难。
众所周知,任正非家庭环境比较贫困,在贵州山区,他们家能够吃上盐就已经是挺好了。
从上学到参军,从部队到地方,任正非都是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他那时候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上过大学,有过发明创造,尽管到四十多岁还没有什么钱,他身上也是有股子清高和傲气的。
然后就是一场变故,因为在工作中上当受骗,任正非背负了巨债,失去了工作,妻子也离了婚,在当时那个时期,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基本就没戏唱了。
毕竟,一个中年男人,婚姻失败,事业无成,背负债务(普通人几乎一辈子都还不上),带着孩子和老人,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希望呢?任正非的母亲在华为创业好几年后还不忘给他偷偷攒钱以在他不好的时候“救”他,这是有缘由的。
2
人生惨淡,连一死都是奢望,因为你还背负着沉重的责任,上有老下有小,是个男人就无法逃避。对任正非这样的人来说,对生活服输不是他的人生价值观。
他思来想去,自己就只有创业一条路,去市场经济大潮里奋力拼搏一把。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发现自己过去的研究系统已经迭代了,模拟变数字,人类社会进入了电脑时代,他只有抛开“专家”这个身份,组织起千军万马才能摸到时代的脚。
在华为取得成功后,很多人都在分析华为为什么能够成功。总结来总结去,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有任正非这样的老板,一个因为华为的用人、组织机制。
而从任正非来说,一个是时代机遇,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起云涌;一个是地利与人和,深圳是窗口,人才汇集;一个是任正非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最大化利用了自己鼓动力、逻辑思维强的优势。
但是,还有一点几乎没有人提到过。
3
在人生路窄的中年,不要怨天尤人,关键要搞懂这点。
千古奇人鬼谷子有这样一个观点,“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这句话说中了无数人一辈子庸庸碌碌的关窍上。
所谓利令智昏,其实就是说欲望往往会导致心神糊涂,欲望多了则心神耗散,心神一旦耗散了,人的心志就衰退了,而心志一衰退,自然就会神思消沉,精力难以集中。
我们知道,老年人常常都是神思昏沉,精力不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虽有此雄心壮志,可到底是难以身体力行。
任正非能够在中年时期实现人生的逆袭,关键就在于他的专心致志,他不止一次说过,自己最爱的就是坐在公司工作,甚至太太问他最爱什么,他说自己最该写文件、改文件。
为此,任正非牺牲了身体健康和对家人的陪伴,以至于三个子女跟他都不亲(任正非语),从某种程度上,任正非是彻底的把自己的生命献祭到华为的事业当中。
4
除了自己心血、精力的“心系一处”,任正非对华为的经营策略也是“聚焦”,华为三十年,任正非最经常强调的就是聚焦主航道不动摇,不在非战略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
或许,好的人生和好的事业都是聚精会神,心系一处。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
中年时候的男人特别要修炼自己这个素质,不要在聪明机巧上浪费精力,神通不是大道,大道至简,归于常识。少年人可以“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年人不可以,如马云就曾表示自己以前关心全世界,结果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后来只关心自己,越来越好。所以人最好还是关心好自己,每个人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
曾国藩谈自己带兵,“练勇之事,必须营官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伏卵,如炉炼丹,未宜须臾稍离。”乔布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说自己的成功都依赖于专注,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朋友,我不知道你现在的境遇如何,但我希望你能够从任正非和先贤这里吸取有益的体悟,不断完善自己,取得突破。天生我材必有用,但这不代表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而是专注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毕竟,自助者天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