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李白的诗,更崇拜李白奔放自由的性格。
李白,这位备受国人崇敬的大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作。在他的诗文里,经常会流露出一种英雄壮志未酬的落寞。年少之时,他也曾想仗剑走天涯,成为建功立业、彪炳史册的良将贤臣。怎奈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如同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只有极少人能够如愿登顶,而李白并不是那个幸运儿。若梦回大唐,他将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呢?每当“举杯望明月”之时,他会不会默念:白啊白,你的一生简直失败透顶!
一个人对于失败的定义与其评价成功的标准直接相关,并取决于选择哪一个方面进行评价。从政治角度而言,李白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曲折,有孤寂,也有高亢,更多的是无奈,难以掩盖总体失败的事实。面对挫败,他选择把酒言欢,享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感觉,揣摩“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人生哲学。一旦斗酒下肚,“天之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皇帝老儿也要让他三分,好一个奔放不羁的“楚狂人”!
但李白并不是一个借酒消愁的酒鬼。“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谁都有受挫的时候,偶尔停下脚步,仰望浩瀚星空,思考人生过往,积蓄浩然之气,以待厚积薄发之时,又有什么不好呢?他自负“天生我材必有用”,彼时“登高丘,望远海”,为时不晚。时光蹉跎,一晃四十载,凭借出口成章的高超天赋,终于迎来了他的人生巅峰时刻。
“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典故虽然无从考证,但面对当时风光无两的大诗人,两位重量级人物杨贵妃和高力士必定给足了这位小小翰林侍诏面子,也彰显着大唐帝国对有识之士的“栽培”。曾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人,此时也有些飘飘然了,不是酒醉的余力,而是信心急剧的膨胀,甚至激发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唯我独尊。
当然,诗仙也善于应酬和礼尚往来。他用流芳百世的一首诗还了贵妃的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夸的比较肉麻: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把贵妇比作了王母娘娘。见过擅长拍马屁的,拍的如诗仙一般飘逸的,少。
好诗!皇帝和贵妃很满意。但李白的脸上所呈现的不过是逢场作戏的谄媚,他的心机早已露出马脚:用文字向政治转型。写诗不过是他用以进身的雕虫小技,此时他对人生的定位与大唐帝国权力的实际拥有者产生了巨大的偏差。唐玄宗给他的定位是优秀的艺术家、文学家、诗人......除了政治家。而诗仙给自己的定位一如既往:大唐一流政治家,且必将留名史册。他始终把最擅长的文学禀赋视为一种辅助工具,带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度个性去参与政治,生硬的切开了这块百味糅杂的蛋糕。结果很明显,他不仅吃不惯,还严重的消化不良。
赐金放还看似光彩,实为无奈之举,那是一个政治投机者被打击的灰头土脸之后的体面结果。但李白之所以还是李白,正因为他独特的个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自由不羁的性格,让他能够很好的适应新的生活,而不被生活所累。假如唐玄宗给他安排一个事务性的芝麻官,很难想象在诗人自由奔放的性格之下,如何面对繁杂纤细的日常事务,那个时候,他还能在百忙之中展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万丈吗?他还是我们喜爱的那个诗仙李白吗?
历史没有假如,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屡见不鲜,有时候一个人想要成就的样子往往跟实际结果大相径庭。正如猪八戒想要娶以白富美著称的高小姐,却不得不跟着唐僧受苦受难跑到西天取得了真经,这也印证了西方哲人所说的“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从庙堂之上放归山林的李白,在高亢激昂的吟诵中,以其一以贯之的浪漫主义个性成就了那个后世眼中独一无二的“谪仙人”,没有人在意他的政治成就,只有无数拜倒在李诗脚下的仰慕者。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李白,审视他就是审视自我,审视人生。其实世间本没有真正的得失,有时候想的太多,便容易作茧自缚,痛苦也随之而来;世间也没有绝对的成功,只有我们每个人对于人生意义的不同定义,以及对于“自我”实现的孜孜探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