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读书笔记
干货分享:
读过《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人知道——生活中有许多我们司空见惯而又从未注意到的现象。比如,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乐的瓶子是圆的;为什么酒吧中不值钱的水要收费而花生米却免费;为什么女模特的收入高于男模特等等,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对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理解。
现在好了,有一本运用科学(主要指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知识解释一些奇思妙想的问题的书来了——《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几乎每一个问题都问的令人意想不到,甚至无从发生,但作者偏能极尽所能的给出客观解答,比尔·盖茨也对这本书的作者兰道尔·门罗十分推崇。
在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脑子里都曾蹦出来过一些看似“很酷”的问题,要是我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问的那些“傻”问题,有个知识渊博的人可以不计较提问人“天真”的问题并耐心给出解答的话,那该是一件多么有趣的回忆啊。比方说,有人问“如果地球上所有人都拿着激光笔同时照向月亮,月亮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吗?”,作者不但给出了科学的回答——不会;还假设出了各种各样人人一支不同功率激光笔同时照向月亮的后果,最终,最强的“激光笔”诞生了,作者假设给地球上每个人都配备一个“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它能产生功率高达500太瓦的远紫外线激光),并假设它持续的输出能量,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会发生三件事,1.激光发出的能量首先会把地球大气层变成等离子体,瞬间引燃地球,杀光全人类;2.从月亮反射回来的光会比正午的太阳亮4000倍,此时的月光能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烧开整个地球上的海水(这个结局像不像《三体》里的三体人?);3.不管地球了,就这样经年累月用激光的照向月亮,最终月亮会被慢慢推离地球轨道……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好不好玩?神不神奇?只要用激光,我们就能把月亮“放逐”。
再来一个案例吧,有人问“如果所有人类消失了,那么最后一个人造光源会何时熄灭?”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都问过(自己或是别人),首先能想到会熄灭的是火电厂,发电机(时间长短来看是地热短于风力,风力短于水力),然后是电池(最耐用的电池也会没电),接着是核电站(在无人维护的情况下,故障会导致反应核心自动关闭,核电站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任何一处系统失灵都会导致这个发电站迅速关闭”)。普通人都能想到上面这一层的,不过学霸还会想到太空探测器和偏远地区以太阳能为能源的设备,由于设计之初,这些产品就以“置身偏远地区并持续面对恶劣外面”的宗旨进行打造,因此它们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反而和平时没什么不同,却因此能长期运作并起到发电的作用。学霸之后还有学神,假如以只要被人制造之初就比谁能在没人维护的情况下发光发的久的话,学神会知道“切伦科夫辐射”会发很久很久的光,严格来说,就算几百年后人类消失不见了,在地球上某些地方混凝土保管库的深处,那些最具毒性的放射性废料仍然会发出幽幽的蓝光。由此看来,不仅伟人可以“永垂不朽”,做废料也行。
除了上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有诸如“如果每个人都有且仅有一个知心伴侣,但这个人是随机匹配的,会发生什么?”、“如果地球上的所有人都竟可能挤在同一个地方,一起跳起,然后全部在一刹那间同时落地,会发生什么?”、“如果你把一摩尔的鼹鼠放到一起会发生什么?”……这些问题你可以在书上找到答案,只不过生活中会不会真实发生,就要另当别论了。
要说看完这本书能给我们来带什么,我想每个人的收获一定都是有限的。不过有一条重要的感受,那便是“只要经过学习和训练,任何看起来匪夷所思的问题,都能通过理性分析给出可能答案”,而不是惊慌失措或者嗤之以鼻,毫无疑问,训练这种思维是有用的,毕竟生活中有太多意料之外的棘手问题出现,而我们常常在面对“黑天鹅”之前,不但没有做好应对意料之外问题的准备,甚至都没有假设过意外的不可思议之程度,所以才会“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嘛!
现在才发现,原来科学家真是一个高危的职业,幸好童年时随口说说的事情少有一一实现的时候,否则要每天都生活在异想天开的世界里,恐怕小命早已休矣!了解这本书里奇奇怪怪的问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借助已知的工具去探索未知的知识。这么做可以避免我们思维僵化。
总而言之,幸福的一生,一定是平凡的一生,但平凡的一生却不见得幸福,愿我们都“有幸不配为这个世界操心”。
读书品鉴卡(最高五星):
书籍内涵星级:3
阅读触动星级:2.5
体验收获星级:2.5
个人实用星级:2.5
综合推荐星级: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