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竟然没时间写?时间都去哪里了?是我自己把时间浪费了,❤️没有静下来,没有定下来,我的内心一直是存在的,也知道做什么,但是却被私欲蒙蔽了,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我应该静一静了,好好思考自己。
1,既然忧虑私欲灭于东而生于西,不如私欲原本就没有出现,即使私欲在萌生,就及时将它遏制在未萌之先。所以王阳明认为,清心寡欲的养生是自私自利,可以追求,是私欲。必须去欲存理才能克服病根。
2,王阳明认为佛教的和儒学在下功夫方面大体相似,不同的地方是佛教有一个自私自利的心。要培养良知,依天理发动,致力于家国天下之事事物物之中,便不必去刻意去除年头,不思善恶,否则便入于断灭种性,槁木死灰。
3,本体功夫就是主体意志纯粹化于德性价值一事而已,道理上简单,实践下去时候就是持续纯粹化主体意志,有任何的私意念起,就是再度克制就是了,而不是于方法上有万无一失的途径。如果要去追求万无一失的途径,又是产生了私欲了就是意志不纯粹。
3,万物皆备于我心就是明,于万物相通的境界就是诚。
4,认真做好知行的功夫,体察知行的本体。
5,直接把乐说成心本体,指减一分私欲膨胀就能增一分真乐,良知的精度和高度有多高,就能体会到多大的乐。君子的乐,是能够得到所追求的道义,小人的乐是能够得到自己追求的欲望。要用道义来制止欲望。
6,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时时致良知,以求于纯,如果舍去良知不求,反去求无意义的文字,是无法得到真知的。
明天开始,我要有所改变了,不,要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