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苏州又下雨了。
昨天是在我回家的路上,淅淅沥沥的小雨,带着一股子还未褪去的夏日的超热,又湿又闷。
这种雨属于夏天,我不喜欢。
今天的雨是在早上,伴着我外面雨水的落地声,我醒了过来。
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了窗子,一股轻风吹了过来,混着泥土与雨水的香气,一扫早晨的困顿。
我很喜欢这种雨,清新,不闷热,微凉。
于是我吃完饭,就办了张小板凳,早在阳台一边吹风一边听雨,一坐就坐了半天。
直到我奶奶看见我还穿着睡裙,就提醒我穿长裤,要入秋了,天要冷了。
直到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要入秋了。
提到入秋,好像多少总会伴着点萧瑟,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李清照的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雨水打落一地的残叶,伴着微凉的寒风,侵人脏腑。
如果你要问我,一年四季里,我最喜欢哪个季节。过去,我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夏季,因为夏季有吃不完的冰淇淋、数不尽的水果,关键是暑假不用上学。
至于春天嘛……江南的春天其实是很短的,几近于无,而春天又总是和冬天挨着的,苏州的春天是很难熬的,温度不低,却总能冷入骨髓。
而现在,我开始喜欢秋天了。
不冷不热刚刚好,又带着些微的凉气,刚好能冲散盛夏的酷暑。要是能下雨就更好了,言语江南,远比画卷里的更缠绵。
那些我们曾经没有讲完的故事,没有来得及说一句的道别,不知什么时候渐渐在岁月中走散的人,都成了回首已然触及不到的过往,在时光的夹缝里一点一点老去,就像秋日的老阳,不刺眼却带了些迟暮的味道,像是已经泛了黄的牛皮纸信件,斑驳在岁月的流沙中。
此时若是再添一点雨,淅淅沥沥地落下,带着寒凉的风悄悄吹上离人的心头,就像天上那一轮孤月,千年万年,洒落同一轮清辉,照着的却是不同的离人。这时你便会想起年少时候读过的那些古诗词,你也终于明白了为何离别总是在秋天。
如果说春天,是一个从寒冷死寂,再到生机盎然,最后炙热浓烈的过程,那么秋天就是在一切炙热燃烧到顶峰时,戛然而止,然后开始一点一点落寞,最终归于沉寂。
而雨便是这一场盛衰轮转的伴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