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作者吉田穗波,这位妈妈简直太神奇了。她决定考哈佛的时候,大女儿两岁,二女儿只有两个月。在备考期间怀上了第三胎,留学期间怀上了第四胎,写这本书的时候,她在抚养着两岁到八岁的四个孩子的同时,马上要生育第五个孩子。
拿到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之后,她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并如愿成为日本国立保健医疗科学院生涯健康研究部的主任研究官,致力于研究母子照护议题。如今,她已然是5个孩子的母亲。
她跟丈夫的家庭并不是什么富二代,出国留学也曾经历过很多窘迫的时期。而她的行动力和时间管理方法,才是真正让人佩服的。
【书中精华】
不是因为困难而不去做,而是因为不去做,才困难。
生娃前,我也为自己定制了很多计划,比如听多少本书,学多少门课程,写多少读书笔记。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完全没有开始。自己的解释是没时间,身体太累,无法分心等等。
其实我们越是觉得忙碌,越是觉得做一件事困难,我们就越不会开始。
“我们用大脑思考,用大脑烦恼,用大脑踩刹车。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先动起来,用身体去接触,感受之后才会明白的”。
我们在大脑中预演一件事的开始到结束,在大脑中认为它困难,认为自己没时间,认为自己要找到一个好时机才能去开始。所以我们总是想着做完手上该做的事情,我们就开始做我们的目标事件。
但如果我们总是做应该做的事,想着做完该做的事再去做想做的事情。这样,该做的事会越来越多,想做的事永远也不会开始,不如就两个一起做,就一定能腾出时间。
这也就是所谓的清楚优先级,把优先级高的重要的事情先做,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浪费在平常的琐碎小事上。没有谁的人生是清闲的,倒不如把自己想要改变现状的渴望化作能量,把对现状难以忍受的负面情绪当作助燃剂,点燃能量,让自己去即刻执行。
丢掉“依靠他人=给人添麻烦”的想法
我总是觉得除我之外家人都在为生计忙碌,我不能再要求别人为我做什么了,所以总是自己一个人承受这些事情,自己心情抑郁也不敢说出来让家人忧心,可每每自己歇斯底里濒临崩溃的时候,又会感叹世道凄凉。
当我看到吉田医生说即使伟人也需要请人帮忙时,我太欣慰了。人生中,总有单凭自己的力量却无法解决困难的时候,那时,就要向某人求助。
“我现在有困难,请帮帮我。”
书中提到:拜托他人具体做某件事,也是认可那个人的表现。不妨换个角度想,朋友在拜托自己帮忙时,自己也能体会到被朋友信任看重的感觉,从而愿意更好的去帮助他。
帮助他人,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所以有问题有麻烦,可以向身边有经验的,优秀的人请教,寻求解法,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不断前行。
但不是所有问题都要求他人帮助,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去依赖他人。对待他人的帮助,要心怀感恩,并诚挚的表达谢意。一段好的关系,是需要不断维护的。
不完美不一定不美
在做事情时,我们总想着一定要一气呵成,这样才算是完美的完成了。但我们已经进入了碎片化时代,大片的时间很少,基本上都是碎片化的时间。
在碎片时间里,我们可能会去玩手机、闲聊,却没想过碎片时间也是可以学习做事的。十分钟可以做什么呢?十分钟可以看几页书,练习英语,可以看一个TED视频等。
只有意识到碎片时间也是可以充分利用之后,才可以为其安排一系列的计划。
养成在细微零碎的时间里也能迅速地集中精力做事后,才会重新认识到每天的生活里原来有这么多零碎的时间,才能感受到对待时间的意识也发生了转变,感到时间变成了一个个细小的单位。
也许我们会觉得碎片时间,看不完一本书,视频也看不完,那岂不是一点用也没有。
不是的,我们不需要抱着做一件事一定要一口气做完的心态,哪怕只做了短短十分钟,我们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开始了,这个任务我有取得一部分进展。我们应当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情,将整块的时间用于想做的事情。
【下一步行动】
1.寻求同好的支持,比如妈妈群,小区遛娃队伍等,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向有经验的人求助。
2.珍惜家人的支持,在家人帮忙带娃时,就赶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增加小确幸。
3.不再说要等宝宝睡着了,自己有一大块时间的时候再看书,试试几分钟听一本书吧。
4.不要总是别人不帮助自己,而是反思自己是否有向别人提出过请求帮助。
5.不再抱怨老公不做家务事,而是将家中的家务活精简,快速做好,减少家庭之间的情绪内耗。
6.从小事做起恢复自己的状态,5分钟可做一组运动,10分钟可以听一本书,也可敷个面膜,听一首喜爱的音乐。
7.用手帐记录自己的小确幸、情绪状态、巅峰体验等,尽快解决当下的情绪。
《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文字非常有能量和感染力。值得我去看去学习。人生有限,想做的事情很多,与其不断的去假想改变生活,不如即刻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