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的我的身份:十八线城市不入流高校的心理老师,98年高考(高招未扩招前的最后一届高考生)各种原因未能读到满意的大学,参加工作孩子6岁时,三十岁高龄的我又去读研。研究生毕业后进高校十年,职称评到正高,专业能力在这个小地方的圈子被认可,喜欢与时俱进根据学生需求和存在问题调整上课内容和方式。
谈梦想,谈规划,是我的课程必备菜单。因为我觉得,具体知识可能过时,某个技可能被淘汰,但是,梦想产生的力量和指引作用,可以让学生增加耐挫力,增加行动力等,影响更持久,作用更强大,从长远发展来看,比具体的知识更有价值。
我的课程设计思路,每个班的学期课中都会安排谈理想梦想和人生规划的两节课,并且任务在学期开学就布置下去,让大家能有时间慢慢思考,不是只做为一个作业,而且可以在准备过程中思考,调整和受益。
按照安排,到了验收谈梦想的一节课。通过他们的谈吐和表现能感受到,大部分学生对未来还是迷茫、不清晰,没计划的懵逼状态,也能很好的解释他们的校园生活为什么没有活力和动力,因为没有目标指引和导向。很多学生基本就是为作业而谈。
他们没有真正的思考过,他为什么活着,应该怎么样活着,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每天就是应付各项常规任务和考试,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生的傀儡和木偶:
现在被学业操作,将来被工作操纵,被家人要求操纵…,这些,是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从来不去想,就被任务和命运裹挟者往前走。
有的人,可能过了一生,都没思考过:
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她现在可以为她想要的生活做些什么?………
多想去启迪他们,唤醒他们,每每到最后,发现基本是我的一厢情愿,一场感动自己的苦恋而已。
对比隔壁的本科院校,对比我女儿学校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状态,有时候感觉我的努力有种蚍蜉撼大树的感觉,但是,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哪怕能有几个人因此改变,也是有意义的。
一个女生的梦想,更让我坚定了坚持的决心。
这是一个21级护理系的女生,她说,她的梦想就是要做一名老师,一名政治老师,还要做高中的政治老师。
她说的时候周围的同学开始有了点小小的喧哗声,我明白,周围人肯定觉得她这个理想既不曼妙美感又不高大上有逼格,而且还有苦逼的既视感。
这是一个很朴实的女孩子,很坚定条理的诉说为什么要做高中政治老师,情绪和思路一点没有受环境的影响。
她想做高中政治老师是因为她高中遇到一个优秀的温暖的政治老师,那个老师对她的成长影响很大,那个老师改变、影响、拯救和温暖了她,所以,她想成为那样温暖优秀的人。
有她的梦想突然想到根据真人事迹改编的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的主人公:一个患妥瑞综合征的男孩子,因为疾病经常发出狗叫声,成长和求学过程历经挫折,一个校长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处境和人生,也在他心理种下一颗种子:他要做一名老师,一名校长这样的老师,去关爱每一个需要关爱的人。因为身体的原因,求职的路更是充满挫折,还好,最终有学校给了他机会,他最终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获得最美教师称号。
我不去管这个女生的梦想能不能实现,我看到的是一个老师的工作的意义、价值和影响力,我看到了一个未曾谋面的良心教育的坚守者。
那个女生的高中政治老师如果听到女生的这个梦想,该是多么的欣慰和充满前行的力量啊。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前提,你应该值得。
生活有点苦逼,希望我们能有梦想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