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人把计划好的事情一推再推,并将这种行为戏称为“拖延症”。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也有拖延症,几年前为了治好自己的拖延症,特地买了一本好像叫做《战拖有术》的书,到现在塑料包装膜还没有撕掉呢。
什么样的人会有拖延症?
肯定有人说,那些处于自己圈子底层的,肯定有拖延症,不拖延怎么混得那么差?好像挺有道理。那是不是精英们就没有拖延症了?也不见得。我有次参加一个培训,给我们讲课的是一个牛人,据说是世界名校博士,回国后兼任知名大学教授和某编辑部主编,平时做的都是国家级大型课题,发表的都是重量级论文,这够精英了吧。他自己却说:“别看课题那么大,任务量那么重,一个课题基本上都要两三年时间,实际上真正做课题的时间也就最后几个月,平时没有紧迫感,很少去做的”。得,精英也有拖延症啊。
为什么拖延?
为什么会发生拖延?显然不是三两句话能概括的。我跟身边很多朋友聊过,大致上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原因:
- 意外事情打断计划。比如原计划下班后去锻炼身体,结果临近下班,领导派来新任务,不得不取消锻炼,转而加班。
- 身体因素。突然生病,或疲劳,使计划不得不中断、推延。
- 注意力跑偏,本来计划看会儿书,结果拿起来的却是手机……
- 某件事情花费精力过多,比如原计划周末收拾房间然后出门逛街,结果跟几个污点战斗了一个小时,最后没有时间出门。
- 纯粹的懒,我都懒得说了
分析这四种情况,前两种并不是经常发生,我们可以忽略,后三种则是我们需要改正的。
制定目标
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目标。
首先,不要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计划一年减肥40斤,或者一年考个博士,或者一年内赚一百万。这种目标对于多数普通人而言,就是一种打击。还是先定个小目标吧,只要稍稍努力就可以实现的那种。
其次,不要制定太多的目标。比如,计划一年内读30本书,减肥10斤,考两个证书,再写20篇笔记。单独每一个都不是大目标,但放在一起就太多了。
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就是几个月或者一年内要实现的目标,短期目标则是几天内要实现的。
一步步实现目标,战胜拖延症
有了想法和目标,就要行动。但我们是普通人啊,拖延症的症状比较明显的,需要一步一步实现,不可能昨天还赖在床上不肯早起,今天就按时起床跑步3000米背100个英语单词再读30页专业书籍。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也战胜不了拖延症。
我的方法就是写计划。
我把长期目标写到一张纸上,贴到门口,这样每天都可以看到。
然后制定每天的计划。既然不能一口吃个胖子,那就慢慢来。最开始,我给自己制订的计划是:用手机学习20个英文单词。而且我选择了低难度的单词。这样我只需要花费五到十分钟救可以完成任务。
也许你笑了,这算什么啊,才几分钟?
是的,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只需要做这么一点事情,几分钟就就好。但有一点:必须坚持下去,每天不做完绝不睡觉。
大概一个月后,你就会习惯于每天写个第二天的计划,然后第二天完成它。
等到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就可以增加一两个小任务了。
我这样坚持了将近一年,现在我的计划表上,能够每天坚持的事情有五六个,包括学习英语、练字、读书、写程序等,还有三四个经常做的任务。
虽然这个过程耗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坚持,拖延症已经大大减轻,需要完成的事情基本上都可以按时完成。自我感觉颇为良好。
如果要说一个明确的成果,大概就是这件近一年的时间中,我读了46本书,包括哲学、历史、专业、小说等多个类别。
注意:每天的任务不包括正常的工作!
劳逸结合
有时候,明明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却总也无法集中精神完成自己的计划,看着手里的书或者面前的屏幕,却完全不知道上面是什么。这时候,一般就是身体出了问题,虽然没有生病,但实际上已经非常疲惫。
这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或者调整一下计划。比如放下你的计划,出去走走,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或者干脆闭上眼睛,睡上一觉。
如果这种时候都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计划怎么办呢?
我建议参考“番茄工作法”,将自己的计划整理一下,挑选一个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项目,咬咬牙完成它,然后给自己冲一杯茶,播放一段音乐,或者看一段轻松的视频,然后继续下一个项目。两三个项目之后,你的大脑会重新回到正轨。
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个普通人,一开始不要给自己订下太高的目标,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开始,慢慢积累。改变,早晚会看到的——而且会比你想象的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