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萱萱:
很快又到周末了,这次可以休息两天挺好,可以收拾一下房间做更多喜欢的事情恢复能量,不过这段时间也是过得最快的,因为会比平时更快乐。
最近生病的人的确太多了,昨天还看到新闻一颗药炒到300了,有些地方还断货,不是奥司他韦,那名字记不住,上网一搜就有了。
其实分析来看不是这个药真的这么抢手,而是前面三年的事情导致很多人心里的恐惧还没消失,觉得有药在手就不慌张,吃上药至少比没药吃的人要好得快;
就像之前说世界末日的时候很多人去囤货各种食品,当时看《纪一忘三》里的李娟也写过这个片段,她妈妈买了好几百斤大米和盐还有蜡烛什么的,当时还洋洋得意说要躲在地窖里很长时间都有食物。
现在看来就觉得特别搞笑,有种小题大做,可放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可不是这么看的,当时就觉得天要塌了。
所以现在这些人囤药的行为也能理解这种心里状态。
你要开始控制饮食了,不要每次让胃部超负荷运转,还有之前说要早睡,不知道你对于早睡做出哪些行动了,我是调了两个闹钟每天的十点和10:25提醒一次,最晚不超过十一点放下手机。
之前还没养成每天列计划的习惯也是这么做的,在晚上八点半条了一个闹钟名称就叫列每日计划,每天这个时间点就提醒做同一件事,后来不需要提醒也能提早完成才取消闹钟。
早睡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是真的要落实在行动中的。
我还听说过一个说法,身体有本睡眠债,如果今天的你本来需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修复细胞,而你睡了六个小时,这本债就会记录欠了两小时,持续欠债就会背上无形债务。
这比欠钱可严重多了,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这本账上面写了多少,我回想起自己小学的时候就因为看小说开始熬夜了,后来初中和高中时期也一直熬夜,等到大学后才开始不熬夜。
这也是我现在身体很不好的原因,所以把这本账还清需要很长时间,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
今天看简书的时候去逛了下庆水的主页,她去年开始给我写信作为日更来着,我也很忙所以很少回复信件。
就看到她去年12月31日的时候写了一封告别信,感谢一路以来的陪伴,后面今年开始的就不是信件日更了。
当时我就觉得有点失落,可后来又想到人生这条路上本来就有旅客有长途伙伴,但谁都说不清什么时候会离开,也没有永远的承诺。
而我今年说要开始写故事更新公众号,也有想过结束每日晚安文,时间真的不够用,但是目前我还没想好。 这件事给我最大的启示是珍惜每一天还能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刻,说不定今天做完明天就不做了,而我收到的每一封信都要感恩对方,你觉得呢?
就像现在的我还在给你写信的时候,我是幸福的,也在珍惜还能写信的机会,不知道未来的哪一天会中断;
无论何时,我们能拥有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也无法预料下一个转变的时机是什么时候,所以才说当下就是最好的拥有。
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就先写到这了,至少一月份我还打算每天写晚安文,也还在纠结未来简书要日更还是其他方式更新。
其实对我来说看着日更的数字就是一个虚拟的东西而已,也并没有很大的成就感,所以断了更新也不等于从此就不写作了,只是不使用这个软件继续记录日更文字而已,最开始看着数字一点点攀爬的时候的确会很有成就感。
因为那时候的自己没想过一件事情能坚持这么久,而当我走过这段路回头看时,才发现一切都没有想象的这么难。
今天看书在讲矛盾论,跟你分享一下一个收获。
与矛盾论相对而言的是形而上学,它指的是片面的比较死板的看待问题,并且以向外归因为主,矛盾论是向内归因为主,并且能看到事务中的两面性,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
就比如学习这件事,如果用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学习成绩好是因为老师教育的好,用矛盾论去看待问题就分成内因跟外因。
内因是学生自己有动力和好奇心学,老师教得好是外部原因,外因推动内因产生更好的结果,好老师就像助推器,给学生的学习加码。
而书里也提到一个观点,没有事情是完全坏的不能带来好处的,只是看事的角度偏激,所以看不到优势,坏事来临必将伴随好事的转变。
感恩今天身体没有不舒服。
感恩下午能沉浸的看书写笔记,度过非常享受的时光。
晚安心语:每天都要做一点对自身有好处的事情,无论是身体层面还是心灵层面都可以,长期以往才能累积起来铸造扎实的根基。
晚安
爱你的云清雪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