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和《批判性思考》这两本书有诸多重合之地,更直接讲,《学会提问》就是在讲批判性思考。
学会批判性思考,可以让你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有自己想法,可以看出别人的文章,讲座,演讲,课堂的水平和漏洞。
这本书讲的是教你一种思维的方法,通过主动向自己提问来进行思考。在进行观点的碰撞时,批判性地去听取和思考。
你要习惯性地提出以下问题:
他的论题和论点是什么?
首先要区分“是什么”问题和“应不应该”问题。描述性问题是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是否而提出的问题。而规定性论题属于道德或伦理范畴,要求的回答都是关于世间万物应该呈现的样子。
我们只有找到结论才能进行客观评价。如何作者没有在文中明确表示论题,可以从结论中推出。
断言(纯观点)是指没有论据的论点。
找到结论,可以问问问论题是什么,结论是回答问题的。可以找到一些指示词。可以在可能的位置看一下。你也要记住不可能作为结论的东西,比如数据,例子,定义,资料。还可以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立场。还可以在作者表达完后问一下自己:“所以呢?”
当轮到您自己写的时候,要注意,在写作之前吧你的论题的范围缩得足够小,因为在有限的篇幅里说清楚一堆论题,明显是过于贪心了。写的时候还有引导作者得出你的结论,要让结论一目了然,强调结论,节省了读者的精力,提高了文章的逻辑度
论据(理由)有哪些?
理由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称述。如果一个人没有提供足够充足的证据来证明他的看法,就是没有头脑的。
评价一个结论的价值,只有你在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才能判定。
论证和推理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有在推理和论证中才会可能存在逻辑错误。一个理由本身只是一个孤立的想法,并不能反映出一种逻辑关系。
在找原因时,可用施惠原则,就是假设别人的论证是无懈可击的,把每一个好像给作者当成支撑其结论的观点都当成理由,尽管好像没有多大论证力度。反正你还有时间去细细评价这一推理过程。
理由是模型,结论由此成型。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他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看法支撑起来的看法。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当你在读篇幅冗长、结构松散的推理文章时,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方式,让论证结构在脑海里清晰地展现出来。比如圈出指示词,用不同的颜色笔标出理由和结论,或者在理由下画横线,用彩笔给结论做标记。
薄弱的理由必定导致薄弱的结论。先有理由,再有结论,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得以成型和修改。
不要使用“逆向逻辑”,“反向推理”。要考虑存在的种种理由并掂量他们的分量,然后才做出结论。
写一篇文章,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知识。确定论题后,不要停止去探究其他可能存在的理由和证据。
搜索引擎不是唯一的搜索证据的方式,可以找到涵盖你主题的刊物,能对你当前讨论的热点有了最新的消息。
帮助读者确定你的理由,可以多用指示词,或者一开头就列出文章的题纲。
在论题和论点中有哪些多义词?
找到了论题,论点,论据后只是得到了清晰的论证结构。要准确把握交流者所使用的术语意义非常重要。
只有了解了关键术语和词组的意思(无论是直接还是含蓄的意思),你才能对一个论证进行评价。
“自由、平等、污秽”等词有多重含义,只有你明白作者所指的这些词的准确含义后,才能做出客观评价。
多重含义并不是坏事,例如美国宪法的“自由、持有枪支”都是有意显得模棱两可,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同的含义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
作者有必要澄清可能存在的歧义。
找到有歧义的关键词主要是论题,理由和结论中找,不包含在基本推理结构内的词或短语就可以无视。记住,一个词越抽象,别人做出的解释就越繁杂。
可以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样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
只有出现在分析推理过程中,意思不明确的词才最为关键。
广告中常常充满了模棱两可的词语。
要知道词语的真实含义,可以查看文章的上下文的语境,可以从作者的工作背景猜出来。
字典里的定义就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语境。词义可以有三种解释方法,同义转换,举例说明以及我们通称的“具体标准定义”。但在具体的文章中很难界定术语的使用。所以要从文章的上下文中挖掘出词的潜在含义。
小心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会让人的思维短路。术语和词组既有外延意义又有内涵意义。外延是指约定俗成的意思,内涵是指我们附加上情感的联想意义。
比如美国军方别出心栽地创造出“惩罚自己的危险事故”,来让观者淡化对自杀的情感反应。
所以你要对能引发你情感的术语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政治老手轻松利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来说服别人,参考《不知所云的未威力》。
轮到自己写的时候,要时刻留意有可能造成歧义的词语,要负责解释他。
存在价值观冲突吗?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一个论证表面可见的部分常常最有可能穿上华丽的外衣。假设就是一个看法,作者没有明说出来,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用来为其表面的推理论证。
价值观假设,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比如诚实当然比情义重要,这样别人爱打小报告是可以理解的。认为在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一个比另一个重要。当作者对于社会辩论采取了一种立场,他们通常都会选择一种价值观而排斥另一种价值观,都有价值优先,或者价值倾向。
一个人的价值倾向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他们在一种情况下适用,而一旦规定性论题的具体条件发生改变,我们就可能采用非常不同的价值倾向。
可以列举一些典型的价值观冲突,例如忠实和诚实,你该不该告诉父母你姐姐有药瘾?竞争和合作,你是否支持竞争和合作?
找到别人的价值观假设,可以从对方的工作背景,团体背景入手。可能发生的结果是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你也可以找类似的社会辩论,看看同类的假设观假设,使用反串的方法,采取与作者相反的立场,看出哪些价值观假设对这一相反立场显得非常重要。
描述性假设,就是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是怎样的想法。
对方推理有没有谬误?
批判性思维和聆听的主要目标是判定结论的可接受程度或价值大小。
有三大种常见的谬误类型,一是推理需要让人无法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二是把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分散我们注意力。三是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算数的前提取决于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常见的推理谬误:人身攻击谬误,滑坡谬误,追求完美谬误,偷换概念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诉诸感情谬误,稻草人谬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乱扣帽子谬误,光环效应谬误,转移话题谬误,循环论证谬误。
下一篇再详细描述。
给出的论据的效力如何?
主要的证据类型个人直觉,个人经历,个人观察,典型案例,专家意见,当事人证词,研究报告,类比。
下下一章详细讨论。
是否有可以替代的原因?
小屁孩见到太阳西落,女仆就晚上回家,第二天旭日东升女仆就回来,便以为是女仆导致了太阳的离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想要弄清一件事的,就必要先弄清事情的起因。
专家在面对问题时,会提出他的假说来解释这件事,并自圆其说。可他们并不会告诉你其他替代原因,这会减低自身假说的说服性。这就需要你去判断证据的效力如何了。
有果必有因,而可能的原因不止一个。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以往的或现在发生的世界大事,科学研究的成果中,尤其如此。更要主动从更多角度来看待。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事实上,人民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找出一个过于简单又唯一的答案。而事实上这个原因是由许多共同起作用的原因联合起来的结果——这些原因共同起作用创造了事件发生所需要的整体环境。比如,大屠杀,很可能是由许多原因结合在一起的独特作用促进了大屠杀的发生。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引发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的原因。
两个对比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比如要参加一场大考,一帮学生报了昂贵的课程,另一帮只是通过复习几本与考试相关的书本。结果前者的分数高。替代原因可有很多了,比如报课程的本身家有钱,读贵族学校,起点高。或者是真的很想通过,通过课程最大化得分。可见,很多种因素可能引起了研究组间的差异。
相关关系不能证明有因果关系,否则就犯了因果混淆谬误。
正如“冰淇淋罪犯”,说冰淇淋销量高的地方,犯罪率竟然也高
把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混淆了,并犯了忽略常见原因谬误。
“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因为乙事件发生在甲事件之后,所以甲事件引发了乙事件,这样的推理常发生,因为人类都会有这种强烈的倾向。
错误地得出结论说第一件事引起第二件事是因为它发生在前,我们就犯了事后归因谬误。
一件事紧急在另一件事后面发生的这一发现本身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解释。
给出的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统计数据可以让论证显得准确,更科学。可数据是能撒谎的。
88%的大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这句话你相信吗?数据来得不明不白,是不值得相信的。要看给出的数据是通过什么调查得出的,是不是什么三流机构,调查的样本是不是广泛?斯认为,大学里真的非常有必要学好统计学。
还有一些网络写手,故意写有偏见的统计数据。公司里年终开会上的报告,也是专门挑好看的数据来讲。
陈诉里出现的平均值,常常令人困惑。出现“平均”这个字眼,要注意是怎么算出来的,是简单平均法,还是加权平均法,找中位数当平均值,找众数当平均值。
判定最大数值和最小数值的差距,即全距以及每个数值出现的频率(数值分布)也很重要。
了解全距和数值分布的一个总体好处就是这样做会提醒你大多数人或事并不符合平均值,与平均值差异极大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
省略数据也是撒谎。增长了75%,是从4到7吗,还是12到21?
跳伞死的人是3人,车祸死的人是180,能得出开车比跳伞更安全吗?不能,人的基数是不一样的,没有给出比率。
百分比在眼前,要问问绝对数值。绝对数值在眼前,要问问百分比。
表达方式不同更加动人。相对方式比绝对方式描述更惹人喜爱。
有哪些重要的信息给忽略了?
遇到的每一个信息都有它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服你。
省略的重要信息是指,那些影响到推理过程中的信息。
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难免,一是由于时空的限制。二,由于我们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都很有限。三是作者拥有的知识有限。四是作者想直截了当地骗你,例如广告商要描述产品当中所含的所有化学成分或不值钱的成分,那你就基本不会购买他们的产品了。五是作者常常持有和你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
什么其他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给出的理由很令人信服,结论看起来也很正确。这时可以想想这样的理由一定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吗?还能通向其他的理由吗?
我们可以从一套理由中可以推断出多个备选答案。
二分式思维方法,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非此即彼限制了决定和选择的范围,更糟糕的是,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结果采用了二分式思维的人很容易变得糊里糊涂不知就里。
情况很复杂,解释可能是在“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为了什么,不得不什么”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这取决于·······”
例如美国该不该涉足其他国家的维和运动?
是,和不是。只是两种唯一确定可选的结论吗?还有很多种可能!
应该,当这个国家是美国同盟国时。美国老大有义务维护世界和平。是维护和平不是引起战争
不是。美国自己的问题还没解决,不应去其他国家浪费时间。
注意,每个情况下都添加了必要条件,这样才能证明这个结论。
这本书讲的大部分都是很有道理,只是觉得人在阅读,听讲,上课的时候要提出这么多问题,能行吗?
很简单,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