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茯苓类方

苓甘五味姜辛汤

原文: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医案:

药里真:李某,3周岁,同事的儿子,半月前感冒病愈之后,一直清涕不止,卫生纸擦拭不停,望其舌,质淡苔白而润,口不渴,小便清长。投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处方:茯苓10,生甘草5,五味子8,干姜10,细辛3,二剂。第三天,询其父,得知,二剂之后,清涕便止。经方的威力真是不可小觑!

......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又名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原文: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老,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简称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原文: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四君子汤:管某  女  55岁  半夏眼(眼裂大,敏感,反应快,情感易从眼神流露),体胖。 两月前感冒,经治疗好转,但遗留咳嗽。曾经多处诊治,病情时有反复,未能痊愈。刻诊:阵发性咳嗽,受寒加重,痰少,口干,饮水不多,说话多容易喑哑,余无特殊。舌苔白润,脉缓。我拟诊寒饮。因无鼻塞、清涕、水样痰,故未选小青龙,而用温肺祛饮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五剂,茯苓20 五味子15 细辛6 干姜15 姜半夏12 杏仁15 甘草6。服后效果显著,嘱再服五剂巩固。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原文: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细辛类方 东子: 细辛之长:细辛治四逆,四肢不温,治手脚冰凉,手足冷痛,甚者冷至肘膝。手脚久冷者,天冷易生冻疮,天...
    名曰伤寒阅读 4,464评论 0 3
  • (茯苓, 甘草) 共18个方剂使用: 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四逆汤,桂枝去桂加茯...
    罗小笨阅读 4,044评论 0 0
  • 一、桂枝汤类方歌21 二、麻黄汤类方歌8 三、葛根汤类方歌3 四、抵挡汤类方歌3 五、栀子豉汤类方歌7 六、陷胸汤...
    c71c62557bee阅读 7,915评论 0 0
  • 本文为学习实践伤寒金匮笔记,尚未成熟,古方峻药,难以驾驭,一旦用错,副作用反作用剧烈,读者请勿随意验于临床。古方派...
    名曰伤寒阅读 6,859评论 0 3
  • 1、人参汤——(参 草 白 姜 ):即理中汤炮姜换干姜。凡用生姜取其辛散,炮姜守而不走,干姜则温多散少。 2、小半...
    长寿富贵阅读 12,78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