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孩他爹闷闷不乐的吃饭,饭后也没有像平常那样逗宝贝一起玩,问他发生什么事情了,他也没有回答,习惯了他这样有事都挂在脸上也不愿意说出来,直到憋出内伤才罢休。也好,那就不再追问,我也学得聪明,装作若无其事,不再理会他,继续忙着参加自己的007开班大会。
加入007,确实是机缘巧合。
早就听说过007写作社群,去年底也在菲凡老师的带领下加入生涯圈的三年写写有你,但随着近几个月工作生活节奏的跌宕起伏,写文章一度被搁置了。直到那天偶然间看到007就要破万人了,在7月7日那天有一个践行日,说来也巧,这一天恰好是我的生日。于是毫不犹豫加入007,当作是给自己的一份礼物,赋予一种特殊的意义重启开启我的写作梦。
122开班,重启我的输出倒逼输入之路。
昨晚的开班仪式很热烈,战友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希望通过输出倒逼输入,相互鼓励,一起成长。122班一共77人,年龄跨度近六几十岁,各行各业,天南海北,一群人简单真挚的祝福开班起航。创始人覃杰的5分钟演讲令人印象深刻,从前1分钟分享可能要练习一整天,到现在半小时就能完成5分钟的结构性强、情感共鸣度高的祝福视频,这就是持续刻意练习的结果,很敬佩。
新机会和舒适区,哪个是职业陷阱?
当欣赏南极哥分享的鲸鱼喷水视频时,一边慨叹自然界的神奇壮观一边要分享给老公看。他看完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冒出来一句,“今天我们领导找我谈话了”。我好奇的问他领导说什么了这么不开心。
原来是他们主任告诉他上级领导想让他借调到另一个部门——项目管理中心,说是公司很重视的一个1001战略工程今年要启动了,需要很多骨干力量投入到这项重点工作中。领导说这个机会很好,应该出去锻炼一下,拓展视野。但他自己不这么认为,觉得新的部门和岗位对他来说也许是个职业陷阱。
老公是典型的技术男,各类考试的学霸,一直在体制内的基层班组工作。刚毕业那两年,工作中各种不适应,不是积极主动想干就能干,干得多可能错得多。到工作第3-5年时,身边一起进入公司的同事争抢着逃离本身专业的基层班组,纷纷转向职能管理岗,寻求所谓的稳定有钱途,不被看好的技术技能岗和班组环境带给他更多的迷茫和抱怨。
慢慢地,凭着一股子钻研精神,近三年他不再只是纸上谈兵沉迷于各种考试拿证书,开始潜心研究专业本身,静下心来发现喜欢研究变电的专业一直没变,现在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一有机会就动手研究站里的各种工具设备、积极主动争取到现场处理各种缺陷和疑难杂症,成为了公司领导和班里新老同事眼中数得上的技术技能骨干和巧匠。
去年他研究各种专业论文和专利,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发表了对专业上特殊问题的详细分析,厚厚的笔记本记录着他每一次对难题和特殊场景的处理流程和反思复盘心得。他认真对待专业工作的样子最可爱。
但是这次偶然的转部门事件,扰乱了他内心安然自得的专业修炼之路。我知道他内心是抗拒的,说自己其实很享受现在这样做专业积累,提升技术能力带领指导新人的成就感,不太想做项目管理这样的职能岗位,虽然看似到了机关升级做管理,但工作大部分内容可能都是沟通协调处理各种繁琐的事务性工作,那样自己研究多年的专业可能就荒废了。
“车日路”模型,帮你理清职业选择策略
或许在领导或其他同事看来,这样的机会难得,要勇敢跳出底层班组岗位的舒适区,在新的部门岗位上突破自己,创造新的可能性和职业发展前景,是更好的职业选择策略。
但是,别人眼中的好机会,是否同样适用于你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遇到这样纠结的时刻,面对新的机会,到底是突破舒适区向前更进一步,还是聚焦到自己的优势区,不断精进?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提到的“车日路”模型,或许能帮我们打开一些思路。
“车代表你是谁”、“日代表方向和目标,即你要到哪里去”、“路代表路径和方法你该如何到达”
不一样的车,有不一样的定位和使命,人也是如此。首先要了解自己,价值观和兴趣能力是什么。同时,也要了解外在的环境,包括职业环境和人际环境,著名生涯规划师马华兴老师也对影响职业选择提出了三个核心要素和两个重要因素:行业+职能+企业+城市+上司关系。每一个要素背后都有其特定的价值是要考虑的。
其次,究竟什么是适合你的好工作呢?这个目标如何确定。马华兴老师还有一个关于好工作的理性公式,好工作=高意愿度*高胜任度*高商业价值。
所以,基于这两个方面分析,明确了自己想要的方向,清楚了自己的优势能力,至于选择哪条路实现目标就相对容易了。即使刚开始选择的路可能不是笔直的,可能曲折一些,但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不偏离方向永远能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最后,老公又提起来他最近遇到了一些隐约的职位机会,至少三个人提起有人要提他到本专业的部门技术管理岗位,虽然没有正式通知,但显然自己对这个岗位更有兴趣,即使也会有一些组织协调沟通的事务性工作,但依旧研究本专业的技术难题,对于兴趣和意愿度这点就能弥补了。
看来,老公内心的答案更清晰了,支持他继续坚持自己的小小梦想,做好专属自己的那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