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一个故事:
一个学生问季羡林,“做学问可有捷径?我的论文实在憋不出来了。”
季羡林呵呵笑了:“论文岂是憋出来的?”然后说了一句,“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
这句话话糙理不糙,很精辟,不论是写作,思考,灵感,都是一样,有输入才能有输出!
比如对于写作,如果天天写,基本上1个月就枯竭了;一些积累很多的人,6-12个月,也会遇到瓶颈。毕竟一个人脑袋里就那么多东西,没有积累的话,再读就没有什么新意。写作最大的挑战,就是没有什么可写了,天天想选题,想内容。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想有持续的写作或者评论输出,不断地输入是必不可少的!
以我为例子,我是一位《得到》的深度忠实用户,订阅了十几个专栏和大师课。而且订阅了不少读书的公众号,还有不少电子书,每天都在学习,不断深入思考。
有人说了,我又不做学问,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做什么,学这些并不是要成为什么大家,学习的目的只是让自己更好的看清这个世界,更好的深入思考,更好的指导自己生活!
多给自己多角度的输入,有便于自己可以想到问题的各个方面,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具体,思考的全面了,深刻了,就不愁写作话题。
但有人说,难得是怎么写,但是,我觉得难得是不断输入,不断思考,只要脑子里有东西,输出就是顺理成章的,好的输出都不是挤出来的,他是自然而然地涌出来的,就像季老先生说的,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如果想出来,你是憋不住的。
在简书上,每天能看到那么多作者写的好文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之前肯定有过的阅读经历,写作积累,经验教训,除了少数水文外,大部分文章都透露着真诚,都是对自己目前看到的与多年输入的总结和提炼,也都有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
有很多作者写作了一段时间就放弃持续输出了,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连续几个月或者几年的写作,就算脑子里东西再多,再会写,也掏的差不多了,累了,需要静下心来好好休息休息,或许这并不是坏事,我明白,为了高质量的文章,把内心掏空得感觉并不好受,所以做好自己,慢慢沉淀,输出属于自己的好文章!所以,我们007虽然是刺激输出,世界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刺激输入,为我们007的各位战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