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边那边那么冷,窝在家里吃吃水果也是极好的,顺便还能学学植物学知识。
入秋以来,橘子,柚子,橙子轮番上市,成为了市场上最主要的水果。这些水果,包括柠檬、金桔、葡萄柚,他们在被剖开之后都长得是一个样子:柔韧的黄/橙色外皮里,有几瓣被白色薄膜包着的果肉。
不卖关子了,这一类水果,都隶属于芸香科的柑橘亚科(Subfam. AurantioidaeEngl.),叫做柑果。我们剥掉的“皮”是柑果的外果皮和中果皮,可食用的是由内果皮形成的瓢囊。
以橘子为例,它的外果皮,也就是橘子皮的有色部分,上有好多暗色的小点点。剖橘子的时候,总会有好多汁液喷出来,弄得手上油腻腻的。这些暗点被称为油点,或者油胞,其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单萜或者倍萜类)是橘子芳香气味的主要来源。
说到这个,懂点古玩的朋友们就应该知道了,明宣德和清雍正瓷器上所谓的“橘皮釉”,形容的就是由于外表皮上的油胞而造成的,坑坑洼洼的感觉。
橘子皮的橙色部分得益于外果皮和中果皮外层细胞中的色素体;而橘子皮内层的白色部分,则主要由中果皮构成。
剖开橘子后,一瓣一瓣橘子外面像网一样的白线,则是中果皮的最内层,叫做橘白,或者橘络。有些人吃橘子的时候,因为不喜欢橘络的苦味,经常把它剖掉。但是,中医上认为,橘络有通络、化痰的功效。所以,为了健康,暂且忍一忍,留下橘络。
再往内便是包裹橘肉的内果皮,就是那薄薄的白色一层,吃柚子的时候要去掉的那层东西。而内果皮是由心皮(不严格意义上,就是雌蕊)发育而来的。我们看到的一瓣一瓣的橘子,实际上就是一个一个发育成熟的心皮,叫做瓢囊。“心皮”这个词好专业,我们下次再慢慢讲。
其实我们主要食用的是由内果皮包裹的汁胞,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所谓汁胞,就是我们剖开内果皮后,露出的那一条一条橙色的果肉条。在汁胞表皮纤维包裹下的汁液,便是我们咬下橘瓣后,酸甜纵横的满足感的源泉。
下次您再去超市,看到柠檬片,能认出来它各个部分,哪儿是哪儿么?
欢迎关注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