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底能不能够被操纵和控制?
亲爱的朋友,在你的脑海里可能会立刻闪现出这样的回答:“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不是已有很多人,很多的宗教在以爱的名义对他人实施操纵和控制吗?!”
“以爱的名义”这五个字就已说明了事实和真相,以爱的名义实施的操纵和控制根本就不是爱,而是和爱的力量截然相反的另一面 - 恐惧。
追根究底,操纵与控制行为的根本起因便是出自恐惧,只有因恐惧才会想去操纵他人,控制对方。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也时常会遇到与之类似,只是程度不同的这类行为。比如:“我很关心你,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必须按照我所说的做,如不然。。。。”,以及“我爱你,你必须听我的话,否则。。。。”
这些话语里面所隐含的意思便是要求对方听命于自己,这也是有条件之爱所具有的典型特征,这种爱总是会附加一些额外的,且必须遵守与服从的条件。
既然是有条件的爱,这些隐含于其中的条件也就不可避免的包含二元性的特征:善意或恶意。
善意的有条件的爱并不会对接受者一方有任何刻意的伤害企图,很多时候仅仅是出于关心和爱护,比如当父母和长辈看到孩子太过顽皮的时候,就可能以长者的权威,以附加以条件和命令的爱让孩子听话。
但是,包含恶意且附加有条件的爱就需要特别警惕和小心,因为这些人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用意,接受者一方仅仅只是被他们利用的棋子或工具,用于满足他们疯狂的内心,欲望和贪婪。
然而,有条件的爱不论出于善意或者恶意,都包含同样的恐惧能量,只是两者间的程度相差悬殊。而且,只要包含恐惧的能量,就势必或多或少产生负面性的效果和影响。因为,恐惧能量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最终都必须脱离和超越的,基于分裂的有害能量。
而且,即便是轻微的恐惧能量,它也会随着次数的增加而不断累积,所以,像父母和长辈对待孩子,也不宜总是站在权威的角度,以带有命令和必须服从的口吻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会导致恐惧能量在孩子体内的不断产生并且堆积,以至于孩子在之后变得性格内向且缺乏主见,并可能形成习惯听从命令,过度服从的个性。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都并不适宜,甚至可能影响他们一生。
包含着恐惧能量的有条件之爱,它是我们所身处的这个3D实相所特有的爱的形式,这种爱包含着典型的二元性特征,因受到恐惧能量的污染而失去了爱本来最初的纯粹与圣洁。
所以,这种能够受到操纵和被控制的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如果我们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