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时时刻刻离不开“五件事”,就是吃、喝、拉、撒、睡。而这五件事中,而光拉、撒就占了两件,不管是大便还是小便,憋得慌了就要上厕所,而且是很急切的那种。我们现代社会,由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这两件急切的事情很容易就能解决。但是在古代,远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那么古人的如厕的历史都是怎么样的呢?
在古代,厕所有着许多不同的叫法。有的地方叫“窖”,有的叫“茅房”,在一些南方地区延续了唐朝时的叫法,称之为“东司”。上厕所,在古代也有很多的叫法“更衣”,再后来也叫“解手”,现在叫“方便”,“如厕”也叫“出恭”。对于穷人来说,厕所就是在地里挖个坑,解决内急问题,粪便用于还田。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人们的生活也十分困苦,而且厕所也被认为是污秽之地,所以不受重视。厕所的构造非常简单,一个大坑上铺两根树棍,如厕的人蹲在树棍上面即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基本上都站在了同一个水平线上。春秋时著名的晋景公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厕所如厕时,没有蹲稳,结果掉进粪坑淹死了。而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掉粪坑淹死的君王。
到了汉朝时期,如厕这一问题才被古人所重视起来,厕所也大有改观。平民百姓的厕所基本进行了加固处理。而那些王公贵族则有了马桶如厕。不过那时不叫马桶,大便用的马桶叫“行清”,小便用的马桶叫“虎子”。为什么叫“虎子”呢,据说与汉将军李广有关。汉将军李广曾经醉射一块像猛虎的石头,箭入坚石。回家后制造了一尊象卧虎一样的便器,称它为“虎子”,用来小便。一来表示纪念,二来表示对猛虎的轻蔑。
后来流传开来,人们纷纷将用来便溺之器叫做“虎子”。不过到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于是为了避讳,改“虎子”叫“兽子”或“马子”,慢慢的“马子”改称“马桶”了。
到了清朝时期,在皇族中已经开始出现“坐便器”了。这种所谓的“坐便器”的构成十分简单,也可以看成是升级版的马桶。坐这种坐便器就是将便盆放置于中间镂空的板凳上。“出恭”的时候排泄物可以直接落入便盆,并由专人倒入粪车运出紫禁城。
仆人们在宫里出恭的时候,由于条件比较简陋,所以直接使用一些比较破旧的便盆即可。但是在出恭前会在便盆内铺上碳灰,完事之后必须用灰盖好。至于小便无论是皇族还是仆人都使用“便桶”。然后会有专门的太监倾倒、刷洗,这样才能保证紫金城内空气不被污染。
至于如厕的草纸,其实是在明清时期才出现的。在纸还没有发明以前,人们是用瓦片或木棍、竹片擦屁股的,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厕筹”一词,其实就是刮屁股的竹片。东汉时期虽然发明了纸,但纸是昂贵的产品,大家都知道纸用来如厕很舒服,但是都不敢用,因为古人认为用印了字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直到元朝统一中国,这一观念才得到改变,出现了厕所草纸。
其实可以看出,厕所的进化和演变史其实也是伴随着我们古代历史文明的进化史,两者是共同进步。我们愈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古代的敬畏自然至当下的保护自然,自古人的被动适应至当下的积极主导,相关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充分体现了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传承与演化,是我国现代生态化环境设计需借鉴的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