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爱”
“学会放手”“相信孩子”“勇敢尝试”“给孩子创造空间与机会”是我近段时间所思所想,因为咱们班孩子的表现,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对他们的认识,每一件事情凑在一起,就是一件值得让我们老师和家长欣慰与感动的事情!
今天我的小记录是关于一位“特别”的孩子——杨杨。
我想,咱们班的杨杨小朋友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位“不合群”的孩子,因为从开学第一天开始,不是趴在地上,就是四处乱串,记得好几次午睡时,就在教室里围着小朋友们的床疯狂的奔跑,引得全班小朋友都探出脑袋,看着杨杨围着他们跑,跟着喊叫,导致整个班都沸腾了起来,如果想让他安静下来,用我当时的话说,就是一个顶一个班的孩子,甚至更多,当看到他入睡,这时老师已经很是疲惫。
在集体活动时,杨杨也总是一个人独自玩耍,不参与任何集体活动,一旦有老师靠近他,他只会反抗,要么脱掉鞋子、袜子蜷缩在地面,要么就是拔腿就跑,他不会和任何人交流,一直不出声,不说话,遇到任何情况都只会像刚出生的宝宝嘤嘤叫。我们在同杨杨尝试交流时,他总是躲避我们的目光,没有对视,没有焦点的目光。我们尝试观察他的一切行为,发现他时而特别好动,时而又一动不动,走路时明显看得出和正常孩子有一定的差异,走路、拿物、指物都会出现奇怪的方式,动作发展不协调。会不明原因的哭闹或突然爆发激烈的情绪波动。
其实当他这一系列行为出现时,我们老师就知道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在开学初期,这位不一样的孩子让我多了一份顾虑和焦灼,在这期间我尝试了多次和孩子家人交流,发现他的问题不是平白而起,还可以追溯根源的,据杨杨奶奶口述,孩子的妈妈带过1年的时间,妈妈没有正确的带孩子方式,奶奶将孩子接回了老家带,一边照顾年迈有几病在身的老伴,一边还要照顾不会表达的杨杨,杨杨的爸爸妈妈也是长期在异地生活,一年回一两次家,这样的家庭情况又一次让我焦虑了,我甚至也想过和孩子家人沟通,杨杨不适合现在这样的集体,考虑特殊学校…我内心想过无数次,但是,我一直没忍心说出口………
当我和孩子家人多次沟通后,孩子的家人也引起了重视,一边是父母商量,妈妈抽时间回一次家,要带杨杨去做全面的检查,另一边长期照顾杨杨的奶奶尝试引导、纠正杨杨的一些行为,也让我慢慢看到了孩子的脆弱和敏感,也看到了他能一点一点进步的希望……这期间离不开的是“爱”。
家人、老师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慢慢地似乎一切都在变化……
(变化记于下一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