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东南之滨的《望春风》,一段经典的黄梅戏,穿插在第八届教育行走的一次线上分享会中,听者虽不至于流泪但也点赞了,其中就有教育行走发起人之一张文质老师。张老师说:你们可以发起一个方言节目。这种惜才爱才的鼓励我很珍惜,就像我从学生名单里发现某个人擅长说脱口秀,就打电话问她:这么有特色的节目,怎么还没报名迎新晚会?我想当时张老师也是这样的心情。
我当即制作了一张海报,在众多模版中找到一张划船姑娘穿过莲叶的图片,脑海里浮现出的有湖北的《龙船调》:“妹娃我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也荡漾起刘三姐的歌声:“山歌好比春江水咯……”
汉族民歌分为三种类型:山歌、号子、小调。此外,我还在海报上写了戏曲(黄梅戏、豫剧),希望有各地的老师能响应这个节目。除了唱民歌、唱戏,还可以说一段方言绕口令。作为音乐老师,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乡土乡音是很棒的事情,我已经美滋滋地期待节目的样子了,至于怎么串烧,就看召集到哪些节目了。

我首先邀请好搭档孙果艳老师入群。2023年6月30日,她担任当天分享会的主持人,而我是分享嘉宾。她知道我是音乐老师,便用音乐的方式来介绍我,我们还在群里对歌。
杨思老师是第一个被吸引来的,可惜我们等不到和她合作《刘海砍樵》的男老师。加上杨老师同一时间发起一个征集笑脸图的节目,就告别了“方言串串烧”剧组。
一位叫“含光”的老师加入群聊,看到他的地区在广州,再结合之前和杨思老师聊到的湖南童谣《月亮粑粑》,我便问他会不会《彩云追月》,答曰“不会。”我没有再追问下去。后来线下见面后我才知道这位老师并不是广州人,我们错失了宝藏呀!由于我的不追问,含光老师一直在群里处于观察状态。
再来就是带着自我介绍而来的曾勇洪老师了,她说会一点粤语歌和客家话,可以根据大家选的歌曲学习。可以感受到她平时是一位靠谱的员工,这不,她带着“简历”和一颗想要融入群体的心来了。
又来了一位深圳的老师,我在想是不是和曾老师一样的呢?结果她说是我的闽南老乡!她也说可以结合现有的风格来学习一下。
所以,到那时我们的节目是围绕着“月亮”来的:《月亮粑粑》《月亮月光光》……
就在我们启动线上第一次彩排前,绍兴的朱胜阳老师加入了。此后,还有吴敏华老师想加入,无奈错过。
两周后的7月13日,我们在腾讯会议上见面了。与其说是见面,不如说是听声——听听大家的口音!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在时间上只设置半小时,希望能高效率推进节目进程。而在形式、内容上,我像组织读书会那样组织这次“听声”会,有破冰活动、有讨论。
在会上,我们能确定的是孙老师演唱《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朱老师说一段绍兴莲花落,还有一段以“行”的不同读音展开的绕口令。而曾老师、吴老师演唱什么以及含光老师做什么还待定,但节目主题渐渐明朗:行行出状元。
一天过去,曾老师找了一首《客家人创四方》:“路虽漫长,继续闯荡。”这样吴老师的曲目呼之欲出了——闽南语经典《爱拼才会赢》。
7月18日,我准备好了稿件、各个衔接点的伴奏音乐,制作了PPT,就等大家来捋一遍。虽然我是音乐老师,但是上台对我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可能也是不够自信,我更喜欢躲在幕后看大家演出。所以我没有准备相应的方言片段参与演出,只想策划好这一个节目。
这一天,我知道了含光老师的真名叫李林。
“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行行出状元》的节目现场!我是来自广州的李林。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这位观众,念这个绕口令你行不行。”
还是用了半小时的时间,我们这个节目有形状了。多亏了擅于联系、总结的孙老师,我们的内容更有逻辑,行文更加流畅。


我们只在线上碰面两次,就差线下的合排了。7月21日下午五点半,“方言串串烧”剧组全体成员到齐,我们在台上“滚”了两遍,开心地吃饭去了——一个小时后,就正式上台。
(结束语)孙果艳:再次欢迎大家做客《行行出状元》,行行出状元,行,你就行!每个人都可以突破自己,成为自己的状元——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
吴苑芳:我们来自中国的每一个地方,我们记录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
曾勇洪:我们是如歌的行板,也似起伏的波澜。
朱胜阳:我们是愿望,是思想,是心灵的窗,帮你远行,也帮你回家。
所有人:我们,就是方言,我们,就是中国话!





没有什么道具,简单的走位,小巧却五脏俱全的节目,只是这六位美仁缘分的开始。
我曾在我们群里分享一段书摘: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哪!”黄梅戏《女驸马》中优美唱腔的背后,洋溢的是历史上中了状元的那些人的欢天喜地。
这些风光无比的幸运儿,真的就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史实告诉我们,非也!不说唐朝状元做官需要去吏部参加考试,宋朝状元“授官”要从幕僚做起,单说作为读书人,最重要的还应是无论何时何地拥有真才实学,如此才能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表演《行行出状元》,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而人性善的那部分同样熠熠闪光。比如一起布置朱胜阳老师和我的论坛会场,有人买水果,有人写板书,有人记录……我们没有求助,或者只说了一小部分需求,但整个剧组的小伙伴都积极主动地超规格完成。


七月的惠州,有微风,也让人大汗淋漓。
七月的教育行走,有拂面的清新,也有让人上瘾的热情。
七月的我们,是确认过眼神的好兄弟、好姐妹。
八月,我们一起写作、一起观影,我们改名叫“森林雪果园”。
森:朱胜阳
林:李林、林严严
雪:雪莉(曾勇洪)
果:孙果艳
园:吴苑芳
九月,我们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