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有念旧的习惯,这是思想和身体懒惰的体现,我也是,在一家理发馆理发将近十年,虽然价钱一直在涨,但是懒得换地方。最近一次理发经历让我下定决心换地方了。
以前每次进理发店,都会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欢迎光临,伴随着流行音乐,伴随着小伙计们互相之间俏皮的玩笑,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以前每次在理发的时候,发型师都会额外给你修眉,编小辫,推荐产品,拉家常,让你对下一次理发充满期待。
以前理发师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培训视频、团建活动、外出进修照片、优秀员工的团游等内容。
以前洗头的时候助理都会跟你沟通水温、沟通手劲,顺便寒暄几句。
以前店里每一个员工都神采飞扬,仿佛每一个顾客就是每一笔工资进账。
那天我走进理发店,悄无声息,几个理发师在埋头剪发,几个助理也认真在洗头,仿佛没有人进来。我自己主动找理发师,回答说后面有人排队,暂时轮不上。
“要不我先做个头发护理吧!”
“我们助理下班了,值班的人少,顾不上”
当时决定这家店不能再来了,离倒闭不远了。
原来,以前理发店里习以为常的事情都是支撑这个店走下去的理由。友好的氛围、增值服务、不断学习、更新产品、团队建设、奖励机制、良好的沟通、责任感、利益相关。
当这一些元素一点点消失的时候,往下走,就会越来越难。
我之前一冲动,办了过千元的头发护理和头皮清洁的套餐,以后还得硬着头皮继续去他家,谁让人家现在攥着你的钱呢?
所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分享给大家,钱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你才会有主动权。冲动消费,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