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让时光从你手中溜走?《掌控24小时》教你管控时间,效率倍增!
把水盛放在桶里,它可以供人们饮用,可以浇花,可以用来洗衣服,等等。可是如果把水倒在地上,它就会肆意流淌,再过一会,太阳一晒,水也就干涸了。
同样是水,一种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另一种却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他们之间差的是什么?对,就是差一个桶,一个可以控制水的流向的器皿。
如果把这个道理用到时间上,那怎样找到一个可以管控时间的“器皿”,让时间变得有价值,不会白白浪费掉呢?
《掌控24小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着着眼未来,专注当下的根本原则,把一天24小时分成了不同时段。表面上设置不同的场景并讲述对应的管理方法,规划出职场中我们如何很好的管理时间,效率增速。更深层是让我们破除认知遮蔽,建立正确观念,获得成长与突破。
《掌控24小时》作者尹慕言,从事人力资源与组织发展十余年,深度聚焦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领域。她本人就是人才与组织测评专家,终身成长理念践行者,在职场效能提升、职场领导力提升方面有深度研究。
掌控:把时间抓在手里,听你安排。
著名作家郑渊洁,他自己一人写一本期刊,就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每天凌晨4:30到6:30之间写作,基本每天几千字,童话大王每期9万字,他一写就是30年。他对记者说,他是世界上最闲的人,因为一早上就把一天的工作都做完了,剩下的时间他就是陪伴家人,悠闲的过日子。
当然,郑渊洁的工作特质可以允许他每天只工作早上的两小时,而我们普通人要每天上班,怎么可能只工作两小时呢?我这里要说的是,时间都是平等的,一天24小时。我们要做出合理的安排,让时间听从我们号令。
《掌控24小时》指出,时间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变量。不管你在不在意,时间都在一直向前流淌。各人的活法和追求不同,而时间把这个差距拉的越来越大。
观察那些优秀的人,他们的成长无不是对时间的紧紧把握,牢牢掌控。
百度搜索掌控,意思很直白,就是掌握控制。时间在每个人的周围,可要说抓得住,控制得了,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了。
比如早起学习这件事,一开始每天都能坚持早起,设闹钟,备好学习资料,斗志昂扬。可是坚持没两个星期,就又回归了被窝的怀抱。这就是我们掌握着时间,却没有很好的利用时间。
掌控时间,我们不但要掌握,更重要的是控制住它,才能让我们的成长不断增量。
时间多的是,为什么要掌控它?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是朱自清《匆匆》中的一段,文章的精彩自不必多说,但更多感叹的是时间的无处不在,又如此的匆匆呀!
人一生大概是30000多天,每一天都会成为回不去的昨天,时间对于我们越来越少。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活出自我,我们要抓紧啦!
把一桶箭乱射出去,你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但如果你设好了目标,比如是树上的一只果子,那你射过去,那果子多半被你射下来,成了你的口中美味。
掌控时间,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才不会像墙头的杂草,随风摇摆,最后一无所获。我们不能让时间随意的消散,我们要掌握它的方向,控制它的结果。
时间如流水,如何能掌控它?
都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每个人书写人生答卷的计时器。不管我们人生课题做没做完,答没答好,时间不会有半刻停留,依旧匆匆向前滚动着。
那怎样才能掐算好时间,答好每一道人生课题,交出满意的人生答卷呢?
动机:建立规划时间的底层逻辑--人生规划四象限。
《掌控24小时》里说,最好的职场和人生状态是既着眼于未来,关注价值;又关注于当下,完成任务。书中按人的不同时期状态分成了四种类型模式,构成了人生规划的四象限。
首先是逃避一族,典型表现就是对任何状况都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不愿面对,想方设法拖延逃避。
其次是奋斗一族,他们更多的聚焦在当下的任务里,喜欢享受挑战带来的紧张和刺激感,常陷入琐事而不自知。一旦付出持续行动而没有获得回报,就很容易放弃,成为逃避一族。
再次是理想一族,他们享受的是在脑海里构建自己的美好画面,却不肯付出实际的行动。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最后是自律一族,他们不光能奋斗,而且能持续行动,有笃定的信念和自己明确的方向,这是我们最想成为的类型。
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固定在一个状态,这四种状态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
拿早起来说,一开始我们一定是斗志昂扬,这时就是奋斗一族;做了完美计划,行动却开始泄劲,常常幻想着成功后的美好,此时,我们就演变成了理想一族;由于其它意外原因导致计划一再受阻,慢慢坚持不下去了,我们就老想着放弃,又成了逃避一族。
现实中,很多人都是不断循环着上面的状态转换,最终成为了逃避一族。如果长此以往,必然阻碍自己的发展成长。
时间管理第一步,就是训练对自我模式的感知,清楚自己目前处在哪个阶段,找到自己希望达成的阶段,通过学习找到合适路径,主动发力掌控人生。
咒语:进入规划时间的最佳状态--变革公式。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属性。我们在训练自己成为自律一组时,逃避、理想、奋斗三种状态循环出现,太过执迷成长有时会让我们的身体超出了正常阀值,出现健康预警。
是否拥有不断精进的方向,是自律一族的判断标准。那我们如何安排时间投入到正确的方向,并且能从长期坚持中获益呢?
《掌控24小时》给出了一个变革公式:对现状的不满*未来愿景*第一步行动。通过对这三个因素进行挖掘,改变自然会发生。当决定培养某个习惯或决定做某事时,就可以把变革公式作为你的唤醒“咒语”。
第一步,找到对现状的不满,抓住阻力源头。
找到自己内心的不满,并且把不满的真相挖出来,然后标记对于这个不满,我们想要改变它的迫切程度。这一步让我们看清真正阻碍我们改变的是什么,寻找我们无法行动的阻力。
第二步,找到你的未来愿景。
心理学研究发现,想象的场景和细节越是具体,梦想就越容易实现。我们可以在纸上写下自己对未来的具体描述。但是想要愿景得以实现,不能天马行空的想象,还要遵循SMRAT原则。
第三步,迈出你的第一步。
写下为实现梦想,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不要太复杂,明确可行的一小步即可。也不要太激进,要循序渐进,然后就是相信时间的力量。
巨大的改变来自每个微小的变化,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一个个行动目标的实现,变革公式让我们找到了启动规划时间的咒语,接下来便是行动了。
行动:一天分时段,一生分阶段,规划一天也是一生的规划。
个人规划四象限中,我们都想成为自律一族,那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如何做到,怎样行动,《掌控24小时》首次把时间管理划分成了一天中的六个时间段,给出了每个时期遇到的不同问题,观点和做法,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规划的早晨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段要着眼于规划,为以后找准方向,然后迈出行动的第一步。这就像是我们想要射击,第一步就是要找到目标靶心。
专注的上午
职场中我们每天要处理大量事务,而职场不是一个人的独立空间,会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件掺杂其中,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并锁定高精力周期。
利用书中介绍的“每天给自己开一个只有你一个人参加的会议”,“Z计划”“DONE-E法则”以及“心流番茄钟”帮助自己调整状态,保证专注投入当下需要处理的事物中。
除了单独的专注完成工作,职场也是需要协作的,这就造成我们会遇到其他人的打扰,这种不可控的外因。书中也替我们想好了应对之策:找到“重要他人”,利用时间四象限法则,把他人的时间也给规划进去,坚持要事第一。
修复的中午
经过一上午的高精力工作,我们的能量大量消耗,需要暂时休息以缓解疲劳。书中介绍有“2分钟熟睡法”让你快速入眠,“12315法则”保持精力充沛。当然午餐时间,我们还可以运用小饭桌文化,增进职场人际关系。
协作的下午
职场中我们不光要成为强大的超级个体,还要与他人协作,与机器协作,与时代协作。这章节中我们知道了撬动事务的四要素,如何运用“DIKW”模型更新你的知识系统,以及运用平衡轮在混乱中找到秩序。
投资的晚上
听说过一句话,说是普通人与成功人士的差别就是晚上8点钟以后的两小时,普通人在休息打游戏,而优秀的人在学习。其实是这样的,对于职场中的我们,如何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提升自己,已经是不得不提上日程的任务了。
我最感兴趣的是《掌控24小时》说不能“报复性熬夜”,要保证作息的规律。我之前一直是认为自己白天太辛苦了,晚上一定要熬夜追剧来缓解下压力,结果搞得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工作没精神,常常犯错。
我们长期的熬夜并没有缓解自身的压力,反而会极大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诸如经常性的头痛,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等等。有科学研究表明周末补觉并不能弥补平时熬夜引发的健康问题,之前认为靠补觉来填熬夜坑的朋友们,该醒醒了。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我们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长河里找到生存的意义,这需要我们自己在心里打好底稿,做出计划,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如何管控自己的时间,规划未来的逻辑和方法《掌控24小时》这本书里都为你一一作了解答,期待想要一起成长的伙伴们,把方法用起来,为自己谱写出精彩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