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断案,没有什么先进手段,很多现在看来很简单的案子往往会成为无头案。但也有思维缜密、剖析明白、推理科学的案例,当故事读来也令人叫绝。
一则是东汉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所载,说颍川有个富裕的人家,兄弟住在一起,两人的妻子同时怀孕几个月了。长媳因胎伤流产,但刻意隐瞒了这件事。生产的日期到了,两个人一起到产院,弟媳生了个男孩,长媳夜里就把孩子偷来当成自己生的孩子。官司打了三年,州郡都不能判决。
丞相黄霸当时任颍川太守,坐在殿前命令士卒抱着小孩,离两个妇人各十步远。大声呵斥说:“你们自已到那儿抱孩子吧(抢到就是自己的)”。长媳抢步上前,把孩子抱的又急又紧,孩子大声哭叫起来。弟媳怕伤害到孩子就放开手了,但心里十分怜爱悲伤。长媳抢到孩子十分高兴。黄霸见状判说:“这是弟弟的孩子”。这个时候再责问长媳,她才认罪伏法。
这个故事后来还见于宋代法学著作《折狱龟鉴》,作为破案之术的典型案例。
还有一则“一句话破案”的故事,记载在施德操的《北窗炙輠录》。魏公应是徽州的狱讼官。有两人约定五更天的时候乙到甲家两人会合后出行。乙就按时去了。
甲到了鸡叫的时候,去乙家喊乙的妻子说:“我们已经约定了五更集合,现在鸡叫了他还没到,为什么呢?”乙的妻子惊讶地说:“他已经走了很久了啊。”甲和乙妻就一起回甲家,乙还是没有到。等到天亮到处寻找甲的踪迹,结果在一片竹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就是乙,他随身带的衣食钱物都不见了。
乙妻悲痛地大声哭号,对甲说:“是你杀了我丈夫!”于是把甲告到了官府,但这桩讼案很长时间因证据不足不能靠实。
有个官吏问甲:“乙和你约定时间,乙没有到,你去乙家就应该喊乙,但你却舍乙不喊 ,偏去喊乙的妻子,就是你杀了他的丈夫。”甲一听就哑口无言。一句话这个案子便得以结案。
一句话切中要害,使积案得破。罪犯伪装的再像终会有破绽,但辨识真相要靠机智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