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回老家,竟然看到伯伯家依旧在使用葫芦瓢子。小时候,我们都是用这个瓢子舀水煮饭,离家数年,已经对它的记忆日趋模糊。现在突然间看到,思绪就仿佛穿过时空,回到了我们快乐的童年。
少时住的旧房子,屋后有一个菜园,菜园旁边,是一棵很大的柿子树,把菜园遮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用来种菜。每到春季,我们就会在菜园一角,用竹子搭一个棚架,利用那个棚架种了豆角、丝瓜、瓢瓜、葫芦瓜等一些藤蔓的瓜果,使我们有新鲜的瓜果可食。
其中,最有用的是丝瓜和葫芦瓜,结成果实的时候。那时候,母亲常常在棚架下细细地观察,把那些形状最美、长得最丰实的果子留住,其他的就摘下来做菜。鲜嫩的丝瓜做汤,清甜美味;葫芦瓜常用来炒,如果能放点肉进去,那是整个夏季最值得回味的美食了。
被留下来的丝瓜长全熟以后,就在架棚下干掉。我们摘下干的丝瓜,挂在房梁上。要用的时候,将他剥皮,露出它干燥坚实的纤维,里面的籽小心保存,到了春季,再去播种。母亲干燥的丝瓜络切成一节一节的,那是最好用的洗碗工具,能轻松的将碗碟中的油渍擦掉。
我们种的葫芦瓜也是一样,等到完全熟透,在树上干以后再去拿些长的、特别大而形状美的切成两半,一个天然的、实用的舀水瓢子就做好了。一半放在水缸里,接替去年的那个。一个用来装瓜果零食,这就是最自然地水果盘了。
村子里的一些老人,还会挑选一些长的形状均匀,美丽的。在头部开口,取出里面的瓜肉和瓜子只留下一个坚硬的空壳,用来装酒或水,将它挂在腰间,颇像武侠剧中那些老顽童的形象。
在塑料还没有普遍使用的农业社会,葫芦瓜的使用很广,几乎成为家家必备的用品,它伴着我们成长。
到今天,葫芦瓜的自然传统已经消失,它从生活走进课本,孩子们认识的就只有《我要的是葫芦》里的葫芦,全然不知它可食、可用。葫芦也成为民间艺术瓶里的百世不知情的孩子,怕是难以想象,他是《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与人们共呼吸的器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