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读了《共产党宣言》感触颇深,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读后感。在没有读之前,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这本书的名字了,第一次看见它是在高中课本上,第二次是在大学课本上,第三次我坐在图书馆,静静翻开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无聊,但是当我结合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时,我对这些刚开始觉得晦涩难懂的文字多了一份敬畏。
首先我了解到《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在还未了解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时,我没有想到这本书竞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当我得知19世纪上半叶,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经济上,工人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政治上,无产阶级处于无权的地位;社会生活方面,医疗、教育、卫生、住房等社会保障在当时尚未建立,极度贫困的无产阶级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生活悲惨。这种残酷的剥削、压迫与极度困窘的生存状况必然激起无产阶级的强烈反抗与斗争。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在资本主义横行霸道,资产阶级把无产阶级压迫得抬不起头的环境下,无权无力的无产阶级想要反抗简直是难上加难,他们需要一个信念,一种精神,一面旗帜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无疑,马克思及其《共产党宣言》就是带领他们扬帆起航,乘风破浪走出困境时在前指引方向的灯塔。
我不得不感慨,伟人不愧是伟人,其思想,其精神,其品格之高尚真的只能让普通人望尘莫及。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出现在我们课本上,全文都让我震撼至极,其中有这样一段: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的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同为中学生的我被惊得久久说不出话来,差不多的年龄,人家已经在为全人类考虑,人家的思想境界已经到达了这样的境界,而我连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好,从那时候,我就很佩服马克思。更让我佩服的是,他这一生为了革命事业付出的真的太多太多了,他和家人经常食不果腹,孩子病了都没钱救治,只能活活病死,他的六个孩子,有三个孩子都为革命事业牺牲了。生活困窘的他只能靠朋友接济,真正的舍己为人,为了千千万万不幸的人,他牺牲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快乐,他可能不是个合格的仗夫和合格的父亲,但毫无疑问他是合格的优秀的无产阶级精神领袖,他的大爱思想,他的宽阔胸襟早在他少年时代写下那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就已经坦露出来了。
马克思和他的《共产党宣言》会永远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更会润泽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