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时,我就暗暗发誓,这是我看的最后一本关于读书方法论地书了,因为关键不是方法的问题,是坚持的问题。
在此之前,我从7月份断断续续读了几本,有《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这些书也基本做了读书笔记,一个最大的感受,无论作者再怎么“吹嘘”自己的读书方法有多牛,读书最好的方法也无非是“坚持读书”,读书习惯的养成仍然是自己与时间相抗衡的结果,你抗衡成功了,读书到后来也就顺分顺水。当然每一个人的读书方式肯定是迥然不同,而他人强烈的个人化风格是可以给自己的读书有更多角度的思考。
所以这样讲来,真正的读书牛人,一方面是长期不懈坚持,另外一方面总在读书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并且把这些思考实践出来。最后总结这些实践,就成了书。并且坚持输入与输出的良性循环。输入就是多读,输出就是多写。
ok,回到我们今天分享内容上,这本《过目不忘的读书法》,当时激发我去阅读的动力是什么呢,是这本书是日本一名非常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写的,然后我就各种脑补,精神科医生会怎么读书呢。与我们普通人读书会有哪些不同呢?兴趣之下,快速阅读完毕。
几点分享,尽量干货:
一、精神科医生“过目不忘”读书法的三项基本原则
原则一:10年也不会忘记——“留在记忆中的读书法”
我们这辈子会都很多书,但是忘记也快,大部分没有记住,那些留在脑海中的部分,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这些会是我们成长中力量。能不能记住取决于大脑对于外来信息的选择,大脑判断信息有两个重要标准:“能否多次使用”和“能否打动内心”。
第一个标准:是否多次使用
——输出读书法
想象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你能记起昨天的事情吗,应该没问题,你能记起一个月前周三的事情吗,或许你可以记个大概,但是让你说出那天早饭你吃了什么,你应该会很模糊。
这是因为海马体暂存信息的时间大概是1到2周,如果在这1到2周之内,信息可以被多次重复,这些信息会被贴上重要的标签,然后这些信息会被转移到大脑记忆的金库——颞叶部位,信息到达颞叶部位,信息就可以被长久保存了。
也就是说海马体负责保存短期记忆,颞叶部位负责保存长期记忆。如果在读书过程中把书中的内容从海马体转移到颞叶部位的话,那就是过目不忘了。
而转移的关键是就是对信息进行多次加工,也是就是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多次使用,对书本内容是多次输出。
大脑科学已经证明,读书之后能够“一周内输出三次”的话,就可以把短期记忆转成长期记忆。
那具体怎么才能够达到一周输出三次呢。
具体方式如下:
1、一边读书一边做读书笔记,在重点内容下面话划线。
2、给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向别人推荐你读过的书。
3、将读书时的感想,发现,名言上传到社交网站,与别人分享。
4、在社交网站上写书评。
这四种方法如果你在一周之内做了三件事情,那就达到一周输出三次了,相比之前你只是读了书然后什么也不做,效果肯定要好。长期坚持的话,留在你脑海中的书本内容也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就是化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随时可以信手拈来。
第二个标准:是否打动内心
——脑内物质读书法
刚才说了多次使用可以使信息长久保存,但是很多事情,我们是没有刻意去复习或者说重复输出的,我们仍然是记得非常清楚,比如一次非常愉快的海外旅行,比如初次约会的枰然心动,比如自己心爱的宠物去世,比如遭受了一次交通事故。等等,这些事情过再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这是因为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发生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强烈情感让记忆深刻,并且长久保存。而根本的原因是,这些情感产生的瞬间,大脑会分泌一些物质,来增强我们的记忆。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内啡肽、后叶催产素等脑内物质有提升记忆力的效果。
人在恐惧和担忧的情况下大脑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我们在阅读一些恐怖小说时,肾上腺素就会激增,产生恐惧,日后那些恐怖的画面总会不断出现。比如当我在看铃木光司的《午夜凶铃》 的时候,脑海中就是那一幅画面,就是有电视机的那个画面,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了。其实我现在写的时候就是产生了肾上腺素,手有点发抖,手心有点汗。因为我刚刚想了那个画面。
我们兴奋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物质。小学时候的春游,整晚整晚睡不着,就是因为大脑中分泌了多巴胺。最近看《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大家都说搞笑版《解忧杂货铺》,我就看得很欢,已经看了两个故事,由于看的时候是很开心的看的,这两个故事脉络是十分清楚,包括很多细节,甚至那些对话。因为看的兴奋,每天看一个故事远远不够,看完不了还想看。
内啡肽是一种快乐物质,当你因前所未有的体验而希望表达这种欣喜时,大脑就会分泌内啡肽。前段时间看《自控力:与压力做朋友》,讲了如何面对压力,觉得里面很多观念与做法非常好,看了很兴奋,就特别想表达,然后不断与身边朋友说这书好看啊。那感觉就像,奥运会上,游泳运动员得了第一名,激情拍打水面,向观众咆哮一样。
原则二:碎片化时间读书法
作者本人是每天一本书,一个月30本书,作者从来不是利用整段时间来阅读的,都是利用一些碎片时间来阅读的,比如上班等地铁,乘坐地铁,还有晚上睡前的一些时间。当然作者可以如此高效率,本身已经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也找到了自己的碎片时间。
很多人一开始就显得十分强劲与风骚,当你还在跑什么一千米,他们已经再跑半程或全程马拉松了,这个不必介意,因为所谓的高逼格都是充满汗水的,都是长时间坚持的结果。所以不必惊叹怎么同样都是利用每一天的碎片化时间,别人是一天一本,你只能好几天一本。
当然除去长久坚持的因素之外,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也是有一些技巧的。且听我慢慢分解。
技法1:奥特曼读书法
奥特曼是我们美好的童年回忆,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奥特曼在地球上只能战斗3分钟,3分钟一到,奥特曼胸口的灯就会闪烁,警告时间快到了,但是也就是这短短的3分钟的限制,奥特曼的战斗机才会变得那么强大,必须要在3分钟战胜怪兽,必须尽全力战斗啊。
其实这类推到碎片化读书上也是一样的,一个碎片时间, 极其短暂,如果自我有较强的时间限制观念与意志,那么这段碎片时间内,你的注意一下就会大大提升,脑子也会快速运转。
比如你刚好有一段15分钟的碎片时间,那就给自己一个限制,一定要看完书本的这个片段,给自己施加压力。这与漫无目的的阅读,效果肯定好的多。虽然到最后可能也没有完成指定目标,但是你已经开始尝试,日后加以训练,一定可以办得到。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时间限制、目标明确的训练中,你为自己植入的是一种专注的力量,这份专注的力量来源碎片化时间的短暂性。
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时间限制读书法,看做去完成一个稍有难度的任务,完成之后,大脑是会分泌跟多的多巴胺,注意力会更高,东西也会记得更牢。
技法2: 5分钟—5分钟读书法
刚才说到,一小段碎片时间,我们要有意识给自己限定时间。但是时常我们也会碰到一大段一大段的时间,这个时候还要碎片化阅读吗。还能实现碎片化阅读吗?
如果有一大段时间是60分钟,那么我们是60分钟连续阅读,还是4个15分钟的断续阅读,哪个效果好,显然后面那种阅读方法是碎片化阅读。
我们用一个心理实验来说明吧。
大家应该有都有这种感觉,做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与结束的时候,是最有干劲的,开头是豪情万丈,结束是最后一击,也就是开始与结束时我们的注意力与记忆力会更加集中。心理学中,这种行为被称为初始效应与末尾效应。
曾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者让受测试者连续看几张写有单词的卡片,让他们记忆。过段时间,开始让他们回忆,结果表明:开始的单词与结束的单词受测试者记得更加清楚。也就是说开始与结束时人的注意力是较为集中的。
如果花费15分钟去阅读,初始效果与末尾效果各占去5分钟,那么总共是有10分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这样来看,4个15分钟就有40分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
显然一个小时连续不断阅读,初始效果与末尾效果占去5分钟,那只有10分钟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
但是也不是说连续一个小时阅读,效果就不佳了,也有很多人就是喜欢大段时间来阅读的。
最后大脑科学研究来看,15分钟是人能够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单位。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直在使用的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再休息5分钟),不就是今天这两个技法的结合吗。有着时间的限制,也在利用初始效果与末尾效果。
原则三:深读而不速读——深读读书法
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情况,明明一本书是看过的,但是让你回想里面的一些情节,哪怕是回想一下故事梗概,你会挠挠头,想不起啊。好像是读了不少书,也有不错的读书习惯,但是书中的内容似乎还是在书中,没有转移到你的大脑中。
回想不起书本内容的读书只能叫做浏览吧。但是曾经的我,一直抱有这种幻想:书看过就会自动化作身体的一部分,只是时候不到,到了时候,书中内容自然呈现。但是这种幻想一直被自己打破这,很多书我看过,自己写作的时候,突然想起可以引用那本书的内容,但是死活就是想不起来。这种情况我遇到不止一次了。
造成我这种境况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一直以来是一个速读主义者。速读是轻存储,或者是基本没有存储,基本就是读了就好,读了就放一遍了,我床头就有好多书就是这样,落下灰尘。速读也是轻提取的,读了都放一遍了,也是基本就是存在提取的。难怪写作的时候回想不起来。
那怎么才算是深读呢。
我给自己确定了以下几个标准:
1、阐述书本的内容,要达到能够讨论的程度。光是能够说出来还是不够,自说自话,也不管别人听的痛听不懂,也不行。需要的是能够与别人交流,有互动,你讲的观点别人是可以听得懂的,你也能加入别人的讨论中去。关键中那种思维的碰撞。
前段时间,好朋友金焕也读了拆书帮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我们就经常一起讨论书中三张便签读书法。直到后来,他参加培训回来,告诉我,一场新的教学模式的培训现场,俨然就是一个拆书帮活动现场。台上分享的老师,将一些教育基本原理,拆为己用,加入自己的思考,并且把这种思考实践出来,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了。但是教学模式骨子里的东西还是那些最基本的教学原理,只是加入了自己的拆解过程。
我参与这样讨论,我发现自己对于拆书帮拆为己用的理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了。
但是我觉都,能够说出来仅仅是深读的第一个层次。
2、能够把看过书之后的感悟与启发,写出来。写应该是比说更高的层次了,写需要大脑的逻辑整理,特别是写作的过程中,关于一本书的理解会有更多不同侧面的理解。写是可以停下来,看看前面写的怎么样,可以反复修改的。就像我现在正在挑战暑期15篇读书笔记,我写出来,放在那里,这些读书笔记是一直可以存在的,不像说那样只存在于当时,写是可以打破时间限制的。日后,再读这本书,又有了新想法,还可以往读书笔记中不断加入新的发现。
这是第二个层次。
3、能够把书本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读书不仅是陶冶情操,更是应该具有改变生活的力量,怎么改变就需要自己把书中知识运到实际生活中。本来很多书存在的意义也是想让我们的生活有所改变,哪怕是那种陶冶情操的书,那也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愉快了,改变了我们对于很多事物的理解,这本身也是一种运用了。更不要说,我们看的大量致用类书了,就是来指导我们行为改变的。
就像自己从7月份开始,断断续续进行了一次读书方法论的主题阅读,看那些关于读书方法论的书籍,也就是想改变自己的读书生活。自己看大量的教育专业类书籍,就是想让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生活有所改观。
这是第三个层次了。
而能够讨论,能够写作,能够运用,本身就是建立在深度理解一本书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