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希阿荣博堪布是我特别敬仰的大师,他能够用幽默、生活化的语言把佛法阐述的特别清晰生动。我当年第一次看《次第花开》的时候那种冲击力到现在还记得。每看一次,就安静善良很久。这本书是问答体,我删掉了关于如何实修的部分,那些对于非佛教徒的受众来讲太过艰深。只保留了和每个人都有关系的问题。无论您的宗教信仰为何,关注心灵建设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
问题1:
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在我看来,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佛法的要义可以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恶莫作”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础,其精髓在于不伤害;“众善奉行”是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关键是饶益众生;“自净其意”指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三轮体空就是无论作恶、行善,都是依缘而起,是各种条件具足后显现的相,这其中没有独立恒一的施者、受者和行为。一切都是因缘的聚合与消散。
自净其意,不著有无。以此清净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我理解的佛教最为根本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问题2:
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关键是你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人们的出发点大致有三类:希望生活安稳快乐、事业发达、家庭幸福;希望从根本上摆脱人生的烦恼痛苦,实现心灵的自由解脱;希望获得圆满的智慧,以更好地帮助众生。
要做到第一类,你需要诚心正意、断恶行善。佛教的人天乘便是教大家如何在世俗社会中立己的。
对于第二种人,佛教的声缘乘中有很多指导和帮助,让你放弃世俗社会的财富和享受,专注于对治自身的烦恼,寻求个人解脱。
第三种人需要努力断除自身的烦恼和执着,并具备深广的智慧和善巧,才能够真正如愿的帮助其他众生。这种智慧和善巧在佛教的菩萨乘中有广泛的指导。
从佛法中能得到什么,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发心,然后就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佛法落实到自己身上了。
问题3:
佛祖拥有过很多所以才能放下,我什么都没有得到,如何放下?
放下,是对已有的不贪恋,对没有的不希求。拥有不是放下的前提,同样是拥有不多,有人能安贫乐道,有人连一根针也放不下;放下也不是拥有的必然结果,一些人有了能放下,一些人有了更放不下。佛陀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拥有世人追求的一切,也并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
“得到”主要靠的是福报,“放下”需要的是智慧。
问题4:
我已经生活无忧了,为什么常常有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主要是源于对无常的抗拒和对自我的执着。如果没有对无常和无我的认识,生活越富足,拥有的越多,想留住、怕失去的也就越多,因此就越没有安全感。
问题5:
自称能够看空一切的人,难道没有一件在意的事和人吗?
真正证悟的人不会自称看空一切,看空一切并不是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时,智慧和慈悲是同时升起的。见到空性时,必然也升起无伪的慈悲。在圣者心中,每一个众生的苦乐他都关切在意。然而这种在意不是我们凡夫的在意,我们只在意跟自己相关的人和事,在意“我”和“我的”。如果没有“我”和“我的”的观念,“失去”的概念也会淡化,人与事的远去,不再那样难以接受、无法释怀。
问题6:
我尊重学佛的人,但我不信佛。我确信自己是十足的好人,甚至比很多学佛的人还好,这样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对吗?
你说你努力做个好人,我很随喜你。信佛的人依据不同的发心,入不同的乘。分为人天乘、小乘、大乘。如果没有这些发心,就不会得到这些结果。佛教修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断恶行善,断十恶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远离贪心、远离害心、远离邪见。在此基础上再行持相应的十善业。不用说解脱道,即使只求人天福报,也是要努力做到这些的。我不清楚你所说的“十足的好人”是否包括这些。
问题7:
当一个虔诚的信徒许下心愿没有达成,怎样说服他坚定对佛法的信心呢?
许了愿就要实现,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生活中求而不得是常态,学佛,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佛法为什么可贵?不仅是因为它能帮助你实现愿望,更是因为当你愿望落空时,它能引导你放下失望、恐惧和执着,教你透过不圆满、不稳定的流转现象,感受到喜悦清净。
问题8:
修行听起来极其艰深,我们应该如何修行?
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痛苦,获得安乐。生活中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适得其反。人们以为这样可以更快乐、更有安全感、满足感,实际上却只是增加了痛苦和伤害。佛法的修行,就是学习以正确的方法、创造正确的条件去实现自由安乐。这是每个人在平凡生活中都可以去做的一件事。
佛法修行的基础是一颗善良的心,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不会轻易失掉心中的善意。常常提醒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怀善意,这就是修行的开始。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对每一个人,这样提醒自己,都是修行的方法。
问题9:
如果大家都去修行了,谁来负责生产?社会怎么进步?
佛教修行有出家、在家两种。出家是需要因缘的,佛教不会要求所有人都出家。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也没有出现过全民出家的局面,所以你不必担心。在家居士可以在修行的同时兼顾自己的社会、家庭角色。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成员都相信因果、去恶行善、有精神信仰,那么社会会更加和谐。
那些追拍龙卷风的人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不是吗?
问题10:
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如果想心里平静一些,应该尽量让生活简单一点。生活富裕后,人们应该学会平衡,否则物质丰富带来的快乐会很快被困惑取代,科技发达带来的方便会让人更加疲惫不堪。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真的就那么有必要知道吗?
内心的平静靠练练瑜伽、读读励志文章是得不到的。你需要改变价值观念和生活的诸多定式。要肯放弃,也要肯投入,要耐得住过程的缓慢、琐碎和艰难。你心中越焦躁,说明你执着的越多。回归内心的平静须从淡化内心的执着入手。少吃一点,少睡一点,精神、身体会更健康。
问题11: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痛苦?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具体到人间的痛苦分为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们脆弱不堪。如果我们认为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的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不必急于化解痛苦,因为它是必然。虽然该面对的还得面对,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额外的焦虑和恐惧。
问题12:
若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甚至厌恶,我们如何才能安乐?
我们不可能除尽地上的荆棘瓦砾,但是当我们给自己穿上了鞋子,脚下便变得柔软。如果你把自己的快乐系缚在别人对你的态度上,恐怕你永远都得不到安宁。
安乐是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对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刻回馈同样的善心时,我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开阔、坚强,这便是安乐的源泉。
问题13:
贪嗔痴升起时,明明知道是不对的,可内心却无法一下子平静下来,该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时,不要期望自己能一下把贪嗔痴全部放下,否则你会被挫败感深深困扰。修行需要耐心,要允许自己失败和重来,只要不放弃就好。能够意识到贪嗔痴升起已经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是努力不采取行动。你会发现,当贪嗔痴生起时,如果不随即采取行动,心里的那股贪嗔痴慢慢也就自行消退了。经过这样反复的控制和观察,贪嗔痴对我们的干扰就会减少。
问题14:
如何供养能够积累更多资粮?
佛教所说的“积累”,落到实处其实做的是放弃。修行者通过六度修行,哪一个不是在教你放弃?
布施,让我们放弃财物、冷漠和怯懦;持戒,放弃逃避之心和种种不良习惯;忍辱,放弃傲慢、焦躁和敌意;精进,放弃惰性;禅定,放弃散乱、攀缘带来的快感和安慰;智慧是前五度的结果,最终我们将学会放弃对自我和实有的各种执着。
因此,供养时发心清净最为关键。清净,就是内心远离偏颇、极端的想法。远离贪嗔痴慢疑五毒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