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目标设定的SMARTER原则,作者以结果为导向,以目标研究为基础,对SMART选择进行了调整。
S:明确性(Specific),目标管理首要原则就是明确性,目标越明确,弹性越小,我们就越可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创造力、智力以及毅力。
M:可衡量性(Measurable),目标应该有内置标准,尽量少用“更多”、“更好”等等模糊的词语,而是要可衡量、可量化的目标,比如“计划一周跑四次步”“一个月看四本书”等等,这样我们也能清晰目标的进度,不断见证自己的进步。
A:可行性(Actionable),多用“进行”、“完成”、“消除”等明确动词,这样我们的可行性就提高了,例如“更新博客更有规律”只是一种状态,而如果是“每周写两篇博客”却是一个高可行性的目标。
S:风险性(Risky),目标难度与个人表现存在线性关系,挑战使人强大,安逸令人怠惰,人们对失败的厌恶远远超过对成功得渴求,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
T:定时性(Time-keyed),我们定目标应该要有截止期限、频率、定时任务实现,而且截止期限不宜过于遥远,过于遥远不利于执行,充裕的时间会稀释努力的程度,时间越紧迫,努力的程度越高,效率也会越高,建议每年制定7-10个目标,但每个季度最好只有两三个截止期限。
E:激励性(Exciting),你的目标要能够唤起你的激情,通常人们制定的目标不是依据自己的喜好,而是重要程度,制定自己认为重要的目标固然没有问题,但是尽量不要完全抛弃自己的喜好,新年目标不能是你不想做的事,因为不想做就是失败的前兆,相反,你要深挖自己的内在动力。
R:相关性(Relevant),要想实现目标,就必须保证我们的目标与生活的合理需求相一致,要与我们的价值观相一致,还要保证不同目标的内部一致。
这就是目标制定的Smarter原则,我们的新年目标数量最好是7-10个,过多的目标会稀释分配到每个目标的精力,而且我们的目标要涉及生活的不同领悟,很多人往往只设立与职业相关的目标,而忽视生活中的其他领域,这种做法有时候会给其他领域带来灾难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