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秘书开着车经过长途奔波,终于来到了罗老先生的故里。车行驶在市里的街道上,罗老先生左看看右看看,满眼的新奇与眷恋。
“我就是在这座城市出生的。”罗老先生动情地说道。
“我们是不是在这里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张秘书询问道。
“原来的那些老式建筑大多不在了,听说,我曾经生活的那座宅子也早就拆了,建起了高楼大厦。在这座城市里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了。”罗老先生感叹道,“不用停留了,直接去乡下吧,再有半个小时就到了。”
车最后在一座村庄前停下了下来,两人下了车。看着村前一溪蜿蜒的碧水和村后连绵起伏的青山,张秘书感叹道:“真是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啊!”
“的确是好地方。年轻的时候我来过一次,这里的风景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排排的新房和新整修的马路倒是体现出时代的不同。”
罗老先生看到村前的桥头上有一个小男孩正在和一条狗嬉戏,于是走上前来,问道:“小朋友,你知道林致远家吗?”
小男孩摸了摸头,一时没反应过来,几秒钟后,突然说道:“噢,我知道了,你说的是我太爷爷。”
“太爷爷?”
“对,我们村子里跟我一般大的孩子,都是喊他太爷爷。可是,太爷爷已经过世了,不过太奶奶还在。”
“那你太奶奶住在哪里?”
“跟我来吧。——黑子,走!”小男孩不忘唤着他的伙伴。
罗老先生朝张秘书使了个眼色,让他开车跟在后面,然后自己跟着小男孩向村里走去。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罗老先生问道。
“小兵,林小兵。我们村子里的人都姓林。”
“这个我倒是知道,要不怎么叫林家村呢?小朋友,多大了?上几年级了?”罗老先生问道。
“8岁,上2年级了。”
“今天为什么没去上学呢?”
“生病了,妈妈让我在家休息。”小男孩说道。
“噢,原来是这样。”
“老爷爷你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吧?”小兵好奇地问道。
“你怎么知道呢?”
“因为您一点都不像我们这里的人。”
“我其实也是本地人,小时候就生活在离这里最近的城里,不过后来离开了,去了很远的地方。说起来,我们也算是老乡了。”
“那么,现在您算不算衣锦还乡呢?”
“衣锦还乡?”
“昨天老师讲课时,给我们解释了这个词的意思。您穿得这么体面,我觉得就是衣锦还乡。”
罗老先生听罢,不禁笑了起来:“我可不是衣锦还乡,只是来看望老朋友的。”
少顷,小男孩带着罗老先生来到一家宅院前,说道:“就是这里了。”然后跑在前面推开院门,大声喊道:“奶奶,奶奶,你家来客人了。”
这家的男女主人正在厨房里忙着,听到声音,女主人忙跑了出来。
小兵指着身后的老先生说道:“这位老爷爷要找太奶奶。”
“噢,是台湾来的客人吧?”女主人面容和悦地问道。
“是的。”罗老先生答道。
“跟我来吧,妈在后院呢。”女主人说道。转身又对小男孩说道:“小兵,你不是生病了吗?怎么又跑得满头大汗的?快进屋让你爷爷给你倒水喝。”
女主人带着罗老先生和张秘书向后院走去,从院子的一侧,穿过一米多宽的过道,众人来到了后院。与前院的新式建筑风格不同,后院是青转灰瓦的老式建筑,一眼便知年代比较久远。虽然有明显修葺的痕迹,却完全保留了旧时的风貌。另外,后面的庭院面积特别大的,要比前院大出好几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墙一侧的两株繁花似锦的西府海棠,院墙的另一侧则是绿影婆娑的紫竹。而院子里种植的各式花卉一排排一簇簇,让人目不暇接。
穿过花草丛生的庭院,众人来到房前。女主人推门进了屋,提高噪门说道:“妈,客人到了。”
坐在椅子上的老太太慌忙拄着拐杖站了起来,挪动着步子,迎接来客。罗老先生眼圈一红,忙快步走到老太太面前,握住老太太的手,呢喃了半天,强忍着泪水,说道:“嫂子,我是士贤,来看你了。”
老太太心里一颤,用浑浊的目光仔细端详着面前的老人,然后用颤抖的声音说道:“不错,是士贤回来了。快坐,一路很辛苦吧。——儿媳妇,快沏茶,用小孙女刚寄回来的新茶。”
儿媳妇沏上茶,然后说道:“妈,我先去前院做饭了。”
“快去吧。”老太太应道。
儿媳妇刚走,儿子便端着草莓进了来。
老太太忙介绍道:“你罗叔,你爸的老朋友,几十年没见了。——我儿子,章之。”
林章之急忙向前问候,然后把草莓放到桌上,说道:“刚摘的,很新鲜。”随后,转身对不知何时溜进来了小兵说:“太奶奶跟客人聊天,你跟我去前院吃草莓吧。”
小兵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他忸怩地走到罗老先生面前,说道:“老爷爷,你的车真漂亮,我能坐一坐吗?”
罗老先生对张秘书说道:“你载着孩子到外面转转吧。”
小兵立即乐开了花,说道:“谢谢您!”然后拉着张秘书的手就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