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来自北京大学的方建勋老师。
方老师在书中说道:一上来就学楷书,等于孩子在最淘气、天真的年纪,碰上了书法中最严苛的老师,很难在一时半会儿看到长进。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正反馈,反而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也就越练越没意思,特别容易放弃。更糟糕的是,如果他没有坚持下来,老师和家长可能还会批评他:不努力,不肯下功夫。这会进一步增加孩子的挫败感,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在《中国书法通识》这本书中,方老师提供了另一个选择:学习书法,可以从篆书起步。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可能听过“篆书如画”的说法。篆书是书法字体的早期形态,如“象形字”一般,贴近自然物象,画面鲜活。孩子学习篆书的过程,就如同画画一般,很容易找到乐趣。
在书的最后,方老师列出了篆书的入门和进阶推荐字帖清单,还录制了教学视频。你和孩子在家中也可以跟着练习起来。等在家里做了一些准备,你和孩子在书法这件事上建立了正反馈,后续再到书法班练习楷书,也会容易得多。通过这样的路径来学习,你和孩子也能在书法这条路上走得更自在、更长远一些。
篆书出现得最早,相当于爷爷;隶书从篆书发展而来,相当于爸爸;草书、行书、楷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几乎平行发展、演化的,相当于第三代的兄弟姊妹。
方老师在书中说过一个很生动的比喻:“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楷书就像一个人站着,行书像一个人在走路,草书则像一个人跑起来了。在书写时,行书比楷书写得快,因为笔画与笔画之间连笔多了,所以动态感比楷书强很多;而草书比行书写得更快,就像是在疾速奔跑。
在《中国书法通识》这本书中,方老师还提供了一个独创的鉴赏框架——六度书法理论,教你从笔墨、性情等六个维度来欣赏书法。掌握了这个框架,以后碰到任何一幅书法作品,你都能头头是道地跟人聊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