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险营业单位的竟争力,其实就是批量培养精英,做大精英团队的能力。
在寿险营销领域,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精英?现阶段,我们认为年度达成百万标保的人员以及A类人员可以称为精英。
大家要相信,在中国寿险行业是能够批量培养精英的。以前整个行业的百万标保精英都没有几个,但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已经意识到要批量培养百万标保精英了。他们不单在公司现有业务伙伴中培养绩优层面人员,同时对外部招募高素质有潜力的专业人员。
【年度A类人员和百万标保是精英】
你认真去把优秀的人带进来,就会给行业带来一个百万精英做出你的贡献。
大家一定要认识到,中国是潜质精英人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最容易把精英团队做大规模的国家。中国与其它国家相比拥有更丰富的潜质精英资源和庞大的高端客户市场。中国寿险市场是世界上最有可能把百万标保这样标准的精英做大规模的市场,可以做到几万人。基于这个结论,在未来的十年,国内很多寿险公司、较大的营业单位如果关注并加大力度批量培养百万标保精英的话,就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百万标保精英和MDRT会员占比较高、受人尊敬的卓越团队!但如果是一个人口只有20万的国家,你能期望多少人达成百万标保呢?这样的国家就很难把精英团队做成规模。
但是,究竟能否把精英团队做大规模、批量培养百万标保精英是与管理者的观念以及思维模式密切相关的。我们曾经五年时间跟踪分析发现:现阶段,一个地方能否产生百万标保精英不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而取决于管理者的观念及思维模式。如果管理者的观念是落后的,那他所在的机构或团队就无法培养出百万标保精英。
当然,要把精英团队做大规模还要具备选择与培养精英人员的能力。大家一定要知道,中国寿险行业与发达国家寿险行业的差距不在于业务人员的数量,而在于选择与培养精英人员的能力。中国寿险营销人员近300万人,而美国才10万左右。中国寿险营销人员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但整体素质仍有较大差距,根源就在于对精英人员的选择和培养做得不好。
实际上,现在增员高素质人员越来越容易。只不过很多人还是受“经验主义”的束缚,认为增员高素质人员很难。其实现在很多百万标保精英都是从没有保险从业经验的新人成长起来的,这些高素质的新人入职前就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问题是你敢不敢增员这些人。比如深圳的罗娟,浙江大学本科毕业,入司前是某银行行长助理,你敢增员她来销售保险吗?四川的王小金,入司前在工行工作了20多年,是支行总会计师,按照“经验主义”的思维,她是不可能来从事寿险营销的,可是她不但自己来了,还把支行的纪委负责人童健也增来了,2010年两人都达成了百万标保。上海的俞晔,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毕业,你敢不敢增他?深圳的王鸿博,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华为公司的人事经理,年收入八九十万,你有没有想过他会从事寿险营销呢?深圳的刘丽荣,在三洋电机公司做了13年的财务总监,你敢想象她也会来销售保险吗?所以大家的增员观念一定要突破。
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和积累,从行业的竞争力角度分析,中国寿险市场发展已经到了转型升级以及精细化运作的阶段,是具有批量培养行业精英的能力和成功经验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富有人群增长迅猛,寿险高端市场正处于“爆炸式”增长阶段。总而言之,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寿险业高端市场的培育程度以及国内一些寿险公司管理者开始追求培养精英队伍的卓越意识来说,现在正是国内优秀公司级营业单位做大精英团队的最佳时机!
【行动起来,把最优秀的人邀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