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作为人类计算历史长度的基本单位,已滑向了二千零二年的位置。人生如梦,逝者如斯,仿佛岁月老人容不得我再去重复这些许的感叹。或许,这就是金融业,就是银行业的特点所在罢,我又在忙忙碌碌而自感无为中度过了上年与今年的分界点。十一年,我已经如此重复了十一年。而去年十二月十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们的金融家们,我们的决策者们所做的,作为应对外资银行将要带来的冲击的一系列的有益或者无益的改革,都可以由它去罢。如果不是年终决算所带来的紧张,我是早已想到书铺中讨一点能看的书的。
前几年曾从报刊上读到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虽不多,但他那渊博的知识,独特的思考,精致的构思,雅隽的行笔,从流的叙述,以及那发自心灵深处的对于中华文化之源的声声叩问,立即吸引了我。但由于我对当代文坛的成见与知之不多,之后亦未专门买来详细地读一读。直到上次在客车上借读了一路一个并不相识的青年所带的一本《千年一叹》,便下定决心到书店买一本细细地欣赏。可惜当时路短书长,到站后不情愿地还给了人家。
今晚正好有空,便到书店去寻寻看。问询书店老板,答是有的,结果却未找到,颇觉索然。但令人欣慰的是,却找到了先生的其他三本集子,乃是《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和《行者无疆》。归后急取《文化苦旅》中几篇读之,相见恨晚之意顿生。我清楚地知道,作为一个文学的爱好者,我不能再对这位颇具大家风范的实力型散文家,继续保持漠然不读了。这几年已经是一个遗憾,今后再不能成为一个损失了。
书籍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慰籍,未必全如此。然而,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是绝对在其中的。我的直觉告诉我,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系列文章,开创了我国当代散文的一个崭新的方向,至少他称得上是当代文化大散文的先驱者和代表者。我会在这寂静的深夜里去读他的作品,不,是欣赏他的作品,而从中获取,借以慰籍、润泽我那久渴的,茫然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