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说:“诚实地向自己展开自己,这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
子贡的自知是明智,子贡的从容更是胸怀博大。他虽不及颜回闻一知十,但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传之千古。
仔细推敲一下,子贡的自知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气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气场,而这一切都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人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不自知的人听到好话、奉承话,便会信以为真,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伟大,他没有考虑在这些话的背后,说这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脑,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他把吹捧者的内心揭示无余,因此也就不会被“妾”和“客”所欺骗。
事实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认识自己的本能。在《动物世界》里我们常看到,长颈鹿和长角鹿宁可在旷野里吃草,伸着脖子啃稀稀疏疏的树叶,也不肯进入丛林。因为它们知道善长奔跑的长腿进入到丛林便失去了用武之地,善于远远瞭望、躲避猛兽的长颈和长角,一旦进入枝叶交错的树林只会成为累赘。还有那些凶猛的、喜欢在高空盘旋的老鹰,它们向来不进入密林中去寻找猎物,也不像一般鸟类那样把巢穴安在树林里,而喜欢把巢穴筑在峭岩树梢。老鹰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它们知道巨大的翅膀在密林里无法伸展、无法自由地翱翔、无法捕捉猎物。不把巢穴筑在树林里是因为即使是那些从来瞧不上眼的山鹊也能轻松偷袭巢中的幼鹰……面对这些被我们人类称之为低级动物的表现,人类在认识自己方面反而要逊色得多。
被誉为“世界导师”的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你之所以认识你的脸孔,因为你经常从镜子里看到它。那么现在送给你一面神奇的镜子,在其中你就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包括心里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感觉、动机、嗜好、冲动以及恐惧。可以说它是一面关系的镜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与河流、树木、地球之间的关系,与自己思想之间的关系。当你捋顺、处理好这些关系时,你便认识了自己。所以说,认识自己的最好途径是从别人眼中了解、观察、反思自己。
对于人类来说,那些善于总结自己得失的人是聪明的;那些能够从别人的言行中学到经验的人是快乐的;而那些既不总结自己又不学习他人的人是愚昧无知的。无论何时何地,那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永远不会因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被他人耻笑,反而会因其坦荡的君子襟怀备受尊敬,因自强不息的毅力而备受敬佩。反观那些连自己的缺点都不敢面对、错误都不敢承认的人,只能沦为弱者、成为懦夫。试问一个弱者、一个懦夫又怎能形成强大的气场搏击人生,取得成功呢?
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不仅能改变自身气场,还会对人生的发展方向和美满的生活构建带来极大的好处。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进而更好地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最大价值。
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你自己;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