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看到非暴力沟通如何改善与朋友、亲人、同事乃至政治对手之间的关系。然而,它最关键的应用或许在于改变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我们若用暴力的方式对待自己,就很难真正做到改善他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而为人,就代表着有各种奇妙的可能。当看不见自身的美好,我们就和生命的源头、那神圣的能量失去了连结。一旦我们将自己视为充满瑕疵的失败物件,那么以暴力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还奇怪吗?
非暴力沟通最关键的应用就是让我们学会善待自己。我们如何能以善意和友爱对待自己呢?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转变每时每刻的自我评价。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对生命有益,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如何做出有助于生命成长的自我评价,进而做出符合生命需要的选择。然而,不幸的是,我们长期以来所习得的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成长。
人们被教导的方式充满着好坏对错,也因此用这样的方式指责自己,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的或不对的,活该受到惩罚。可悲的是,这样的方式只会让我们陷入自我憎恨,而无法从失误中学习——而失误恰恰能让我们看见局限,并引导成长。人生来就是不完美的,如果总是纠结去完美的呈现,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那我们即便有改变,也无法为生命带来喜悦。
如果我们经常以评判、指责、命令的方式与自己沟通,我们看待自己边便仿佛一个物件而不是一个人。非暴力沟通认为,每当我们认为他人是错的或是不好的,我们真正的心声是——他人的行为与我们的需要有冲突;如果我们指责的恰好事自己,我们真正的心声是——我的所作所为没有满足我的需要。如果我们以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评价自己,就更有可能从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获益。
因此,当我们意识到正在做的事情无法滋养生命时,我们的挑战是,在这个当下要如何评价自己——是否对自己怀有尊重与慈悲,而不是心怀怨恨或愧疚。
以同理心倾听自己,我们就能听见行为背后那内心深处的需要。一旦和自己建立了充满同理心的连结,我们就能宽恕自己。我们发现,尽管过去的选择并不理想,需要为之哀悼,但那也是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美好。
要善意的对待自己,关键在于带着同理心拥抱两个“自己”:对过去的行为感到懊恼的自己,以及当初做了那件事的自己。通过“哀悼”和“自我宽恕”,我们不在谴责自己,进而从中有所收获和成长,并因而获得自由。如果能时时和自己的需要相连,我们就能采取更富有创造力的行动来满足需要。
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动是为了滋养生命,当我们做事的动机纯粹只是为了让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即使工作辛苦,我们也会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