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慢投资之路 陪你慢慢变富
最近发布2022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些金融数据对后续股市有哪些影响呢?
数据显示:
1、社融新增2.43万亿元,同比少增额扩大至5571亿元,社融存量增速10.5%。
2、8月份M2同比增速继续升至12.2%,而M1增速录得6.1%,M2与M1同比增速之差6.1%。
3、CPI同比上涨2.5%, PPI同比上涨2.3%。
一、社融分析:
社融反应全社会的融资需求,反弹代表需求增加,经济复苏,反之亦然。社融反映的是需求,通常可以把它当作经济的风向标,不仅对经济有领先效应,社融对于股市同样也有着领先作用。
1、总量方面:8月社融新增2.43万亿,同比多增1.47亿,存量社融增速10.5%,总量数据连续两个月回落,这点不是很理想。
2、结构方面拆分看:主要看人民币贷款1.25万亿元、政府债融资3045亿元、企业部门贷款增加8750亿元三个板块的具体情况
居民端: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5万亿元,同比多增390亿元。居民端,短贷需求持续回温,当月同比多增426亿元,8月居民中长贷当月贷增量2658亿元同比少增1601亿元。居民端中长贷主要是房地产产业链,现在都不买房了,尽管放开了房地产调控,但是房地产产业链改善有限,购房的意愿和信心都比较弱,应该是大家对于自己未来收入的连续性没有信心,说不定那天就被降薪裁员了,连公务员都降薪,更别说老百姓更没信心再加杠杆了。目前的政策是保交楼,而不是保项目,政策方面也没有给房地产行业托底的意思。
政府端:8月政府债券融资额大幅缩减至3045亿元,由上个月的同比多增转为少增约6700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大幅缩减也是拖累8月社融的一大因素。说明对于稳增长的基建板块已经发力完毕,基建板块对于经济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弱。
企业端:企业贷款增加8750亿元,同比少减转为多增1787亿元。企业短贷同比由多减转为多增1028亿元,票据融资同比由多增转为少增1222亿,中长贷同比由少增转为多增2138亿元。比较欣慰一点是企业端筑底回升,还是值得期待的。企业中长期贷款跟股市投资息息相关,出现底部反转,那么股市也大概率会反转,目前已经大概率筑底阶段,等待企业库存出清后,开始第二波主升浪。
社融总结:社融增量下降主要是政府债券的融资额大幅降低少增约6700亿元以及企业债的减额也扩大至3501亿元,而人民币贷款还未见到明显起色,以及企业贷款增量有限,两个板块并未承接起政府债券融资的缺额,说明政府专项债对于基建今年扶持也就到这里了,而房地产恢复有限,整体经济复苏还是比较缓慢,那么股市也就没那么快起来。
二、M1、M2分析:
M2和社融的区别就在于统计的角度不同,M2是从银行的负债端展示了传统渠道释放的货币量,而社融从实体企业的角度考虑金融对企业的支持。用M2增速来看宽货币的决心,用社融结构来验证各方需求,这个货币量到底堆积在银行还是那一方在加杠杆。
本次8月份M2同比增速继续升至12.2%,而M1增速录得6.1%,社融增速10.5%。M2增速高于社融增速,说明宽信用阶段的供需不匹配,供给端银行释放大量货币,而需求端企业并未需求这么多货币量。另外过量的货币供应量快速增加,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一般超过12%就要警惕物价、房价的上涨,意思是这么多货币总归有个容纳的地方。这是第一个月超过了12%,后续需要继续观察是否是偶然现象。
M1-M2增速差收窄-6.1%,M1增速过低,则说明当前实体经济活跃度不够,经济复苏还需要时间。
三、CPI、PPI分析
8月份,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下降0.1%。PPI同比上涨2.3%,连续10个月回落;环比下降1.2%。
CPI方面:受各地疫情反复影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7%,受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猪肉价格季节性上涨等因素影响,目前整体通胀压力并不大,只有猪肉有上涨压力。
PPI方面: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影响PPI上涨约1.87个百分点,是推动PPI上涨的主要动力;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6%,影响P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PPI同比趋缓有助于缓解中下游制造业成本压力,推动上下游行业利润分配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目前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原油、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行阶段,输入性价格传导压力降低。国内三黑一色价格降低,有利于中下游制造企业的利润增加。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很难爆发全面的牛市,最近更多会在成长、价值,大盘和小盘之间疯狂切换,不要押注一个风格很容易左右挨打,要进行均衡配置。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所有内容以理财科普与投资理念分享为目的,仅供交流分享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独立做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判断,不对因本文影响而做出的投资决策负任何责任。
小慢投资之路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