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七期的《父母学堂》早在11月1日就结束了,为什么直到今天才写所谓的“心得”呢?提笔又放下,放下又提笔。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对了,是阻抗。
我不愿承认自己从小就被父母的眼神忽略,更不敢承认自己为人父母后,也曾忽略了女儿求关注的眼神。
赵君老师说,孩子是在父母的眼睛里找自己,确认自己的存在。妈妈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妈妈。如果妈妈的眼神总是漠然回避,和孩子没有很好的交流,孩子就会出现问题——焦虑、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心。
父母一个鼓励的眼神,孩子能感受得到。同样,你一个鄙夷的眼神,他同样也感受得到。而作为父母,为什么要吝啬自己温暖慈爱的眼神呢?
我小时候,一直被父母定位为“不听话、不懂事”。而我的叛逆,好像在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从父母的眼神里,我感受不到被宠爱、被重视、被信任。
女儿出生,我初为人母,无非只是“有奶就是娘”。至于她为何哭、为何闹?我一概不知。可怜这个小婴儿是怎样在我产后抑郁的万念俱灰里,也能凄惶惶的长大成人。
我总是在想,为什么要参加《父母学堂》?因为曾经,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有一天,也会成为孩子的父母。多学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它可以让我们内心更有力量,来面对已经发生的和未知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