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父走了。以后回家再也听不到他声音,看不到他走过来问问自己生活工作情况,看不到他在厨房劈柴烧水,看不到他在台阶或者凳子翘着二郎腿上坐着,看不到他去田里忙活、屋背清理杂草、农忙时节晒稻谷的身影了,外出离家工作时转身再也看不到他远送的目光。那么喜欢赶圩日的他也再也不去了。
曾几何时以为时间很多,回去看望的机会还有很多次,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终究会落到每个人身上。无论你有多不愿意。
他这一生是辛劳的。出生于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抗日及解放战争影不影响这不知道,但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阶级批斗时期,听说爷爷被批斗成地主,被折磨生病早亡,奶奶带大他们兄弟几个,生活贫瘠困难。这一代人都经过了中国最苦难的时期。闹饥荒,吃树皮,合作化,大跃进,公社,挣工分,这边还有政治批斗,这些不是我们新时代的人能体会到的。因为种种原因,他也没能娶上媳妇。无儿无女。他有时候他看不惯的事情会比较唠叨,言语有时候使人恼,这样使他身边的人不怎么喜欢跟他亲近,但人是善良的,对我们是好的。这个我们是知道的。
我出生那时,计划生育很严格,听说没还没懂事就被送去外婆家,把姐姐们留给奶奶和大伯父来看管,缴了我的罚款后父母就去广东谋生活了,我跟姐姐们成了典型的留守儿童。也不记得多少岁还没上学前外婆把我送回给奶奶和大伯父看了。因为父母出门在外,平常也不怎么回来,所以小时候长辈最亲的就是奶奶和大伯父了。小时候大伯父是去做收蛋,把蛋从别家收回来卖给另外的人做孵化。后面也不记得什么时候不做这个活了,可能时代进展,这种活已经不需要了。小时候大伯父也会给我们煮早餐,记得有段时间给我们煮面疙,我和姐姐们都很爱吃。平常去圩日也会买点好吃的回来大家吃,开学了父母如果不及时寄学费回来,他也会帮我们借。虽然父母不在身边,跟其他同龄人吵架和打架时也被别人说是父母不要的小孩,但因为有奶奶、大伯父和其他亲人的关爱,亲情倒不觉得缺失,所以没有成为性格很怪异、极端、叛逆的小孩。虽然生活贫困,童年生活也算安稳地过去了。
懂事了,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奶奶和大伯父。遗憾的是奶奶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去世,不过奶奶卧床那段时间大部分都是我在照顾她,喂食,大小便护理,换洗被褥,去请村医上门给她看病。可能就在那时候我就埋下了做医护的愿望。关于大伯父,我小学时候成绩还可以,记得被学校奖励了十块钱,那时候我们学生都一毛毛来花的,十块也是巨款了,我都会拿几块给他,出来工作自己赚到钱后,知道他喜欢看“菜茶剧”,买了一个DVD播放一体机给他,他晚上睡前喜欢在房间看一会。我们给他买的新衣服也不怎么穿,大多数都收到箱子里放好,新鞋子也不爱穿,夏天就喜欢光脚板,冬天就一双解放鞋,吃东西也比较忌,很多食物都说有“湿气”、“热气”,不怎么爱吃,像他这种年代和年纪的人都不懂怎么享受生活,因为一生都那么艰辛节俭地过来的。以前他身体还可以,人虽然瘦,说话却中气十足,走路也很快,给人感觉就是精气神很足的人。但年纪渐高,心肺功能就差了,今年开始后胃口就少了很多,每次回家都说现在吃不了多少咯,走路也带乏了。下半年身体更加每况日下了,人有时也范糊涂了,也渐渐地比以前瘦了,在镇卫生院住院了几天,也没见好转多少,整天想着收拾东西回家,不愿意住院,那时候就想带他上来市里看看,考虑到他没出过远门,太颠簸,身体抗不住,农村人的风俗就是想在家里寿终。出院后我拿了点药和营养品回家,虽然慢慢地又好一点,还是比较范糊涂,身体也是大不如前,精气神也没有了。由于自己工作忙,没假期,离家远,没得经常回去看望,临终前几天回去看了,那时候已经是卧床了,更加吃不下什么东西了,说话也不太清楚了,整个人就是一种大限已到的状态。大伯父一生都不拖累人,就算最后病了也是卧床一段时间,那时候他还说我爸也是很辛苦,老人照顾老人是辛苦,况且我爸身体也不太好。他连办身后事的钱也留有,不用我们出。想想这些眼泪就出来了。很遗憾有些事没做到尽心尽力和细心。临终那天也不在身边。突然对我这份工作很无奈,一种无能为力之感油然而生。想到他被病魔折磨时间不久,走得也比较安详,我们心里也算是得到了慰藉。生活还得继续。
最后在此感谢他,祝他下世一生生活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