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课堂,有光
见缝插针,昨天在Cctalk听了“特级教师论坛——核心素养下绘本与学科教学统整课程学术研讨活动”。活动由闫学校长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承办,活动包括五节课,一场专家点评,一场国内知名绘本作家的讲座,历时近四个小时。因为白天要上课,课听得并不完整,所以,下午一放学回来,就坐在电脑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回放。
五节课各美其美,绘本分别与美术、语文、戏剧、数学、心理健康课统整,每节课都上出了新高度。
骆晨晔老师是我熟悉的老朋友了,这位从教刚刚一年的海曙小学的美术教师,在我眼里就是天使一般的存在,每次听她的绘本与美术的统整课,都恨不得化身她课堂上的学生,像西部歌王王洛宾歌中所唱的那样“我愿做一只小羊,坐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年纪很小的她课感很好,课堂全程跟孩子们无障碍沟通,听她的课,你始知什么是温润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是一节绘本与语文统整课,教师把绘本作为一种学生学习使用动词的一种介质。《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是一节绘本与数学的统整课,我一个语文老师听得入了迷。如福尔摩斯探案般的课堂,谁不喜欢呢?《生气汤》是一节绘本与心理健康的统整课,在教师富有激情的巧妙地引导中,学生入情入境,不知不觉学会了如何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让我一直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是这节绘本与戏剧统整课《老鼠象》。执教这节课的是一位男教师,他叫李龙。李老师的这节课完全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课堂里没有桌椅,孩子们席地而坐,兴之所至,舞之蹈之。孩子们在课堂上是真实的,自由的,舒展的,愉悦的,嗨的,李老师在课堂上也是真实的,自由的,舒展的,愉悦的,嗨的。听这节课的人,如我,也是真实的,自由的,舒展的,愉悦的,嗨的。李老师把绘本与戏剧统整的课堂变成了师生精神的天堂,荧屏外的我,也因之受到感染,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喜悦的,幸福的,快乐的。美好的事物汇聚美好的人,美好的人在一起创生美好的绘本统整课程。
在听课时,我注意到在距课堂最近的地方,有一位着粉色裙装的优雅的女士边听课边在笔记本电脑上记录着什么,她时而含笑点头,时而专注聆听,有时还举起笔记本拍下课堂的瞬间。
等到主持人宣布请特级教师陈海燕老师评课,我才知道刚才一直在距离课堂最近的地方观察课堂的是陈海燕老师。
陈海燕老师的评课堪称一绝,我也因之明白了此次学术研讨活动冠名“特级教师论坛”的原因所在。
她评课(讲座)的主题为《起点与终点——统整课程的观察视角与价值归依》,从统整课程的意义、价值取向、观察点等方面对绘本统整课程谈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我愿意虔诚地记录陈老师的金句(跟现场讲座可能会有一些出人):
课堂的观察点:生与师 学与导 破与立
课程的创生源自师生,改变师生。走到一所学校,第一个视角就是对人的观察。
什么样的课程养育什么样的孩子。被书养大的孩子眼里有光,衣角有“香”。
好老师自身就是极佳的课程资源,是照亮学生的光源之一。
理想的学习活动是什么样子?“面包是香的,牛奶是热的,叉子是握在学生手里的。”学材靠教师用慧眼精心遴选,学场靠教师用心营造,学法靠学生不断尝试。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是统整课应有的样态。热腾腾的活动现场让学生主动卷入。(注意,不是进入,不是带入,是卷入。)
撤掉桌子以后,孩子更像孩子了,老师更像孩子了。孩子和老师都更像真实生动的人了。
不确定带给人兴奋感,悬念感。
关于统整课,陈老师给出了自己的两个思考:一、统而整之,避免割裂;二、透气透视。透气指把握课堂密度,有趣有料,但不要太满,要留白。透视指提升课堂的效度,“举善而教不能”,关注薄弱孩子的增长点。
具体到上午的三节课,陈老师思索有些细节的处理“能不能更好一点儿呢?”她给出了自己的建设性的意见。
绘本与美术统整课《点点点》,她说,点,点点,点儿,小小点儿,点串串,点波浪……跳跃的,密集的,沸腾的,拥挤的,孤独的,热闹的,哭泣的,发呆的……情状,情绪,甚或时空,要开放体验角度,丰富艺术感觉,让“点”立体呈现,避免扁平认知和单一理解。
绘本与语文统整课《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她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在引导观察、信息提取的过程中渗透序列意识,包括信息提取的顺序,主次关系等。要渗透阅读方法,注重信息的整体输出,避免零碎表达。她对比学生回答后教师不同的跟进语“吸这个动词用得真好”“哦,吸,一吸就摘到了,大象的办法好省力哟!难怪大象那么神气!”对动词的运用要经历词——词境——词味——词情的过程。对课堂的小结语的改良,她说一要学生听得懂,二要学生听得嗨。
绘本与戏剧统整课《老鼠象》主旨的领悟,陈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避免贴标签,避免成人视角,避免概念化,避免简单化。——生活有无数可能,不绝对,不洗脑,让学生亲历,在亲历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未来的成长中修正完善该结论。
在评课的结尾,陈老师分享了她从教三十年的切肤体验:
能养育活泼泼的人的就是好课程。让我们千姿百态地活着。
在课堂上,你的步态,你的情绪,你的叹息,你的目光,你存在于课堂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一种态度,对于书本,对于生活,对于你自己,这种态度,一点点被学生意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化用、受用,因此,师者的自我修炼是永恒的工夫。
在江南,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边儿上,有这样一所童话般的学校,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在这所学校,童话每天都在上演。昨天,我有幸走进了这美好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