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著名作家王蒙在谈到文学创作时曾说:“从生活中发现文学,才有写作的源泉;从文学中发现生活,才能反过来会生活,会理解生活。”否则,“生活和写作就成了互不贯通的两滩死水”。

作家的话虽说谈的是创作,但也完全适用于学生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本来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的:一条是教科书上现存的各种各样的技法训练,一条是没有任何文字内容的训练——生活。当然,对学生来说,让他们多读书,多学习借鉴教科书上所传授的一些方法,对他们的“写作”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这一点,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认同并在认真从事的。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现在需要高度注意的是,不应该忘记学生“写作”的另一条腿——“生活”的源泉作用。不切实发挥这条腿的作用,王蒙所说的生活与写作相互发现相互促进在学生那里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如何具体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就成了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的一项基本职责。

近几年,笔者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下面说说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设情景,实地观察、感受

上这种课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读“生活”这部书的浓厚兴趣。高一刚开学时,天气还比较热,不少学生都穿着衬衣。有天下午最后一堂是作文课,我把学生带到足球场,让他们站好队。学生都很惊奇,以为我要给他们上体育课。然后,我从他们中挑出穿白衬衣和黑衬衣的甲乙两个同学,让他们分开一定距离站在同学们的面前。这时,我告诉大家:今天作文的任务是观察人人都讨厌的蚊子。并要求他们留意眼前发生的现象。不一会儿,乙同学的头顶上就聚集了一大团蚊子,黑压压的一片,用手赶都赶不走。同学们都被眼前这奇特的现象吸引住了,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同时有人举手发问:老师,为什么那么多蚊子对乙同学感兴趣呢?我当即提醒大家注意比较。慢慢地,大家得出结论,说应该和衣服的颜色有关。我趁势让乙同学脱下黑衬衣披在甲同学身上,结果,那团蚊子“呼”一下就飞向了甲同学。此时,我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大家稍一思索,话匣子就打开了。有的说蚊子最爱叮人体背光的部位;有的说蚊子最喜欢黑暗的角落;更有细心的学生说蚊子早上爱往屋内飞,晚上爱往屋外飞。综合学生的说法,再加上我的点拨,师生共同得出一个书本上没有的结论:蚊子喜欢黑暗。人体背光的地方常常被叮,是蚊子喜欢黑暗的表现。早晨蚊子往屋内飞也是喜欢黑暗的表现,因为屋内的光线比屋外暗;傍晚往屋外飞,是因为屋外的光线暗了,蚊子的活动机会来了,所以也是蚊子喜欢黑暗的表现。学生一下子对蚊子有了如此多而深刻的认识,都显得很兴奋。于是我趁势要求他们学写两个作文,一个是《我所知道的蚊子》,另一个是《蚊子给我的启发》。回到教室后,学生回味着刚才的情景,略微思索,都较为轻松地提起了笔。不用说,这是学生在内心深处沟通了“生活”和“写作”的关系,两滩死水在他们那里终于成了活泼泼的流水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Given a set of distinct integers, nums, return all possib...
    matrxyz阅读 1,332评论 0 0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对于我来说我也懂,我今年十八岁,是每个人都羡慕的年纪,我有大好...
    初晨moring阅读 1,833评论 0 0
  • 文~小丸子 2017-3-30 周四 多云 前两天简书文章发不了,所以写了两篇暂时保存。晚上不小心把其中一遍...
    云淡风轻小丸子阅读 4,699评论 9 5
  • 生物学、进化论、社会文化观点 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采用生...
    Teresa莎阅读 2,241评论 0 0
  • 偶然间看到了知乎上,关于凌晨两点半的上海,很多人发了帖子,原来当白天褪去,夜晚降临,快节奏的城市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时凤卫阅读 1,8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