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值得同情的。
唐顺宗李诵即位后,重用了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实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措施,史称“永贞革新”。但这一运动很快遭到宦官、藩镇和大官僚们的联合反扑,逼顺宗退位,太子李纯上位为唐宪宗。
作为“反派”的代表,唐宪宗一上台便开始打压革新派人士。王叔文先被贬官,后被处死;陆质、王伾相继病死;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统统被贬为边远之州的司马(贬韦执宜为崖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史称“八司马”。
此后,这些人一个个过着长期被贬谪的生活,且后面还追加了一道命令,意思是即便朝廷举行大赦,这些人也不得在被赦之列。
这些人可都是一时才俊啊,在风华正茂的时刻却被“一锤定音”。以刘禹锡为例,一共度过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这当然还是刘禹锡长寿,其他人都熬不了这么久。比如柳宗元就比刘禹锡早亡了二十余年。事实上,柳宗元比刘禹锡还要小一岁呢!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的母亲去世,护送灵柩过衡阳时,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噩耗,刘禹锡异常悲痛。在洛阳守丧的两年间,刘禹锡写下了很多悼念友人的诗作。其中《岁夜咏怀》就是作于守丧期间的某个除夕。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
首联“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别人过年都是充满新希望,经历过人生苦难的刘禹锡却发出“多年不得志,新年又能怎么样”的感叹。真有一种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意味。
颔联“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诗人的感慨是有来由的——往昔志同道合的人,现在还剩几个呢?是的呢,最合得来的朋友们一个个离去,着实不知人生的意义该从哪里兴起?
颈联“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我的自在就是“闲”,岁月蹉跎中唯一增加了“寿”。表达了作者无所作为的颓伤和心中的愤懑。
尾联“ 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年年春色如此,没有新旧的不同,在这贬谪时期也是如此。慨叹世事不改变,实际上是期盼朝廷能有所变化。
在最好的年华里,被从巅峰抛落。满腔报负的年轻人,在蹉跎的时光里最终成为感慨世事的老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短短一句话中,是多少悲惨和泪水铸就成这无法言说的历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