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
即: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对于这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坦言:自己在坚持习惯五(知彼解己)上遇到的困难最多。
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真正走入一个人的内心,了解他,理解他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我们国人都比较含蓄,即使内心起起伏伏,表面也要做到平平静静,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
事实是,越是家丑的事情,越是难以揭开的心结,越想找人倾诉,越是顾虑重重,不愿意把话照直说出来,每说出的一句话都是投石问路,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就接着往下说,反之就及时打住,转换话题。
书中有一经典对话案例:
孩子放学后,说“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宝贝儿,跟我说说你怎么想的。我知道不容易,可我会尽量理解。”
“可是,妈妈,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一定会觉得我很傻。”
“不会的。告诉我吧,宝贝儿。这个世界还有谁会比妈妈更关心你呢?妈妈就是想让你开心,可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那好,说实话,我不想上学了。”
“你说什么?你不想上学了?为了让你上学,我们做了那么大的牺牲!接受教育是为你的将来打基础。如果你像你姐姐那样用功的话,成绩一定会好起来,那样你就喜欢上学了。我们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一定要安心学习。你有这个能力,可就是不愿意用功。要努力,要积极向上才行啊!”
沉默。
这个孩子想要寻求父母的帮助,鼓起勇气,最后选择了“沉默”,他已经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也许在沉默的表面下,又一次拉大了亲子的隔阂。
这段对话中,家长表现出的问题,你明白没有?
对此,作者是这样诊断的:
“我们总是喜欢这样匆匆忙忙地下结论,以善意的建议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不愿意花时间去诊断,深入了解一下问题的症结。”
在养育关系中,家长一直是孩子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基于对孩子的关心,基于帮助的心态,面对孩子不愿意上学这件大事,必须要表个态,提一些建议,这是听到孩子表白后的第一个反射性答复。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亲子关系,是朋友、是同事之间,这会出现以下问题:
“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
这样的人其实是善良的人,他们不想让谈话的过程显得尴尬,想有自己相似的经历安慰帮助对方,无心之中忽视了对方的倾诉欲望。
想要解决以上两种情况,“移情倾听”是最佳方案,即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移情听不是同情听。同情听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移情听的本质不是要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深入地理解对方。
在移情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它至少包括四个阶段:(参考上文的例子)
孩子说: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第1阶段,听者复述语句,就是换一种方式将孩子的话重述一遍。
母:“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了。”
◆第2阶段,听者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词句表达。
母:“你不想上学了。”
◆第3阶段,听者渗入个人的感觉,此时听者注意的不仅仅是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母:“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4阶段,听者既加上解释又带有感情。
母:“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应用这样的方式沟通,不会让谈话以“沉默”告终。
这样的移情聆听等于给了对方“心理空气”,对方的感受被认可、肯定了,满足了这个基本需求后,就会放下芥蒂,说出真心话,从而让自己了解对方,进而可以施加影响力和解决问题了。
正如上面案例,当母亲使用了移情聆听方式后,儿子才慢慢打开心扉,在一应一和的沟通中,母亲发现儿子是害怕阅读能力测验成绩不好才不想上学。原本“不想上学的问题”,就改成了“提高阅读能力的问题”了,孩子恢复了理性,母亲可以扮演导师的角色了,这就是对症下药。
“下药”就是“解己”。
解己是指在理解对方思路和担忧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诉求,让对方了解自己。因为表达自己是在理解对方的前提下,这大大增加了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可信度。
表达时,想法要清晰、具体,不要自吹自擂,在“知彼”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即尊重对方的观点,又诉说出自己的意见。
你理解了对方,对方一定会理解你。
“知彼解己”是作者在坚持七个习惯中,遇到的困难最多的一个习惯,但并非坚不可攻,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
“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理防备,坦然交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顺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今天的内容浓缩成一个字: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