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慢性病的发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身体修复失败的外在表现。
当身体的某一处损伤后,身体就开始修复,而慢性病的发生过程就是不断地进行损伤修复,修复再损伤、再损伤再修复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身体会从全身各处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营养素到受伤的部位进行修复。直到有一天,可调动的营养素被耗尽了,没有原料,修复才眼看着损伤的发生而无可奈何,自己空有一身的本领而无处施展。
从上述过程就可以看出,慢性病的发生不是单一器官的问题,它牵涉到全身多个系统甚至是各个系统。因为在发病过程中,要从全身各系统调动营养素来修复。人类的慢性疾病都是多系统功能紊乱并集中体现在单一器官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慢性病是系统问题。一种病的发生不要说是多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就是一个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医生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所谓系统,就是能够单独完成一个任务的所有部件的总和。比如一台电脑,就是一个系统。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死机了,就是系统乱了。我们只要按一下电脑重启,系统就会自动检查恢复。疾病的发展也是相同的道理,是系统乱了,凭医生不可能把系统紊乱纠正,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让系统自我修复。而人体的修复能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医生解决不了系统紊乱的问题呢?不是因为医生笨。而是跟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关,今天的医学总想插手系统内部事务,药物的作用不是在系统层面的,而是作用点非常精准,直接作用于某个器官内的一些细胞中的某个位置。例如线粒体中的某个酶,或细胞膜上的某个酶、或细胞内其他的分子。分子组成细胞,细胞组成器官,器官才组成系统。可见分子层面和系统层面相差太远了,本来是系统问题,药物却作用于系统内的一个点,而不顾一个系统内或多个系统内很多点的紊乱,所以药物不可能纠正系统紊乱。系统问题一定要在系统层面上解决,只有人体的修复能力才能做到。
尽管医学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我们对人体的认识还极为肤浅,很多认识甚至是幼稚至极。你说人体的各种器官各个部位怎么就知道自己应该长成那个样子?而不是其他的形状?就好像盖大楼先要有设计图纸一样,人体也应该有这样的“图纸”。否则为什么肝脏就长成那个模样?而且长成后就自动停止生长?但全身器官的“设计图纸”存在于哪里?我们还不知道。但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修复也需要“图纸”,最好的修复是什么细胞坏了或消失了,就原样修复。如果不能原样修复,身体就会用不得已的修复方式,即纤维化,即使通过纤维化,身体各器官也力求恢复该器官原来的形状,这真的是非常奇特的现象。
细胞的修复在细胞核内。笔者也同意你的见解,但我想跟你说,事实上就没这么简单,因为我想器官的修复应该可能已经超出了“细胞图纸”的范围。细胞的修复还体现在细胞的再生能力上,通过细胞再生,可以将组织器官原有的缺损修复,所以细胞可以通过再生参与组织的修复。你的身体最清楚每个部位该长什么样,哪些长的不合理身体最清楚,而且还能把不合理的地方改造成合理的能力,但前提是你给他提供充足的原料——营养素。
修复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修复分为很多层次,也就是说修复有不同的级别。修复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是有先后次序的。分子级修复→细胞级修复→组织级修复→器官级修复→系统级修复→系统间修复→身心合一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