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念的力量?这就是正念的力量。
武训,一个21岁,没有社会地位,样貌丑陋,不识字的男人。命途多舛 ,受尽世人白眼和坑蒙拐骗,最后在一个破庙昏睡三天三夜,终于顿悟了。任何一个发愤图强的男人,此时此刻都会不被指责为了自己的私心想尽办法去上学读书,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例如苏秦韩信之流。但他不是,他仍到处要饭,做零工,怀着无私之心要为穷人兴办义学。先生上次大课里讲一个伟大的企业必须要有伟大的基因,而武训兴办义学的发心,就是一个伟大的正念,他是有长成一个圣人的基因的。
行乞和兴办义学本身是完全不相关的,甚至实际生活中,前者在火车站、马路边都是被大部分人鄙夷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更是如此。但是武训,一个落魄的年轻人,在21岁的时候却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并且秉承正念身体力行了30年。出卖苦力、变卖自己长辫子、四处要饭,不求人,自己一心一意积攒办学基金。不料钱被姐夫骗去,他就跪求举人、进士帮自己存款。他本可以不顾家人亲友的,但若乡亲真有困难,他必出手相救。“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凭一己之力最终兴办了义学——就是正念的力量。义学兴办起来了,一般人大都会终于松口气,开始洋洋得意,欣赏自己这“丰功伟绩”,但武训却仍自律苦行。 这样30年如一日厉行的人格力量进入社会的核心层面——朝廷、佛教,甚至穿越了时空,影响了身后无数的中华儿女。
古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他们或许距离我们太过遥远,也有太多神话色彩了,但是武训对于我们的意义却是现实版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他是立足于个人本位而非阶层本位做事”,他兴办义学从没有想过能否得功名利禄,是不是该由他这个阶层做(这件事到底是由谁负责的),自己能不能做到,而是从“致良知”,“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角度出发,30年来“知行合一”,最终实现了。“他的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生活的诸种可能里,重建了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即使在高物质化的幸福指数面前,也坚不可摧。”他让我们读懂了生命的可能意义——人活着不止有功名利禄物质化的幸福,更有打动世人乃至后世人人心的伟大人格力量。而这个,是当代中国所严重缺乏的。
PS:反思自己刚刚工作,除却理想,思想受制于“阶层本位”等世俗思想,也像众人一样追求功名利禄,为升职加薪、买车买房而焦虑不安,追根到底是欲望太多、太高所致。这个“欲”字,如何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