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学第五天,上课第一百四十八天。
作日连考三日,周六休息,今周日补周五课程,早自习不上。
六点四十起床,烧水,做早餐夹心三明治,方便好吃又营养。这只是读书娃的早餐,我和她爸吃不惯,等小李走后再做我们自己的早餐,或肉丝面或蛋炒饭什么的都可以。七点叫醒小李,穿戴洗漱十分钟之内解决,背起书包拿着三明治就走了。
一开始正式上课,意味着新的学期新的周期又进入循环状态。小李走后,世界好像突然安静下来,甚至觉得还有一丝冷清,尽管她爸还在家里,还在呼呼大睡。两年后,带她去外地读书,也许我会一边嘴上说着“哎呀,终于熬出头了”,一边心里又怅然若失的想着几时放假呢?不知不觉的长大,不知不觉的失去,不知不觉的备逼着适应,生活总是这样,于孤独中走来,划过一圈之后,再向孤独走去。但现阶段没空想那些有的没的,抓紧时间干家务,完了到点就该做饭了,真可谓卡着时间点干活,等她放学到家立即开饭,把统筹安排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因此小李总会说还是妈妈在家靠谱,爸爸不是叫外卖就是食堂带饭回来。
她爸今日要去给亲戚拜年,故小李让他回来顺带买些她爱吃的寿司,送到学校做晚饭。可能是假期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以至于刚开学她不是很着急午睡,在一阵催促后终于躺火桶里闭上眼睛开始午睡。起早贪黑,中午不睡会,下午压根就撑不住,好在住的离校近,她睡到一点五十起床,洗把脸就跑。她爸也四点多回来了,拎着两盒寿司,都是小李点名要的种类。其实寿司做起来很简单,有时间我也会自己做,并且做的味道不比买的差,只是偶尔缺着各种配料,比如她喜欢吃的三文鱼。看着那一盒小小的寿司卷,又想着她说还要给些同桌和好友尝尝,于是我马上煮了几个汤圆装进保温杯给送去。
平时来送饭,小门都是关着的,要从铁门的上方递过去。今日小门大开着,可能因为今日是周末吧。门口家长不多,她爸走进小门在门边转转。过了几分钟,小李从教学楼那和同学一道缓缓走来,看见我有些意外又有些开心。突然看见她爸,她爸正低着头,背影对着她。小李轻轻的走到她爸身后,嘴角微微上扬,眼里全是藏不住的笑意盈盈,伸起手右正准备拍拍她爸的肩膀,她爸就像心有灵犀似的一个转身一抬头,看着比他矮半个头的女儿高兴的笑了。接过寿司,我再递上保温杯,小李疑惑的问“还有什么呀?”“汤圆,怕你不够吃,煮点汤圆,汤汤水水的吃着舒服些。”“噢。”然后又问她爸:“就一盒吗?”她爸笑着轻声说:“还有一盒在家,你说留一盒在家的呢。”“嗯,”这个嗯字拖着长长的尾音,同时还点了点头嘴里念着“不错不错,妈妈再见。”转身便向教室走去,我们也随即离开回家吃饭。
其实一周也送不了几次饭,两节体育课不用送,遇上我值班也送不了。每次送饭,经过学校大门时,门外侯着的诸多家长们,个个手里拎着保温桶,保温桶外面的保温袋颜色各异,趁着铃声未响,孩子尚未出来,家长们有的在聊天,有的伸长了脖子看着,有的干脆刷手机,那场景绝对是一道极具特色的风景。而小门就没有那么壮观了,在小门的等候家长不多,而且相隔十米左右还有一道小门,因此家长也各自在离自家孩子近的那道门侯着。三栋教学楼独立且并排竖着,同时又有天桥连接,高三第一栋,在大门边上靠近公路,二三两栋分别是是高一和高二,小李所在的高一正好在中间的二栋,下来即是第一道小门,因此她上学放学,或者下来拿饭都是在小门这里,很方便。她自己说,除了上高一上学期开学报名那一次,她几乎未从大门进出过。其实学校还有一个大门,正儿八经的大门,只是离教学楼很远,因此形同虚设,或许遇上特殊场合时才能体现它的重要性吧。
高中生和高中生的母亲,目前一切安好,不知这和谐的日子可维持多少久?
(2022.02.20更)